西安城墙何以完整保存:习仲勋曾专门致电文物局过问

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读到了这篇文章,立即让秘书给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打电话查证。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按照习仲勋的批示,于1981年12月31日形成了《请加强西安城墙保护工作的意见》,致函陕西省人民政府,提出三项保护恢复措施。

  本文摘自:《文摘报》2015年04月04日07版,作者:刘瀛璐,原题为:《西安古城墙:留下就是奇迹》

  战火中勉强留存

  如今的西安城墙,是1378年明朝在唐朝皇城的基础上修建完成的,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修,基本上每隔两百年一次:1570年(明隆庆四年)砌砖护城,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改善了城墙排水系统,1983年进行了以城墙为主的环城建设。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大修之间,西安城墙经受的破坏最为严重,是之前几百年都无法预见的。

  辛亥革命时,清兵在西安城内抵抗新军进攻,新军集中火力炸毁了清兵弹药库所在的安远门城楼。1926年4月11日,西安城遭受军阀刘镇华镇篙军10万大军围攻。陕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二人带领一万守军。为了瓦解守军,刘镇华用棺材装火药轰塌城墙。为了击退敌人,援兵不得不对城墙枪击炮轰,炸毁永宁门箭楼、城墙四座角楼、魁星楼和大部分敌楼。这是抗日战争前,西安城墙遭受的最大破坏。未等复原,抗战期间,军民齐挖防空洞又一次加重了西安城墙的险情。

  和平年代的生存危机

  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引发了大规模拆除旧有城墙的风潮。中国各大城市受到冲击是在20世纪50年代,西安城上的五千多个垛墙,伸出于城外的98座马面以及台上的墩楼、城四周的角楼都被拆除。从那时到现在,城墙顶面及外壁的青砖有许多地方被剥光,很多用青砖砌的排水槽也被拆毁。

  但据当时西安规划局局长韩骥回忆,西安拆城力度,和北京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因为没有大型拆墙机械,只是“有几个人站在墙头,用铲子和锄头从上面往下扒砖”。特殊关头,落后反而会成为一种幸运。

  形势危急,以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武伯纶为首的文物保护者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名义向国务院打电报,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得知这一消息,果断地指示:“城墙不能拆!”并由国务院直接发出《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知》。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一场无法挽回的“破四旧”运动在中华大地的文明间浩浩荡荡地展开了。“拆掉西安城墙,填平护城河”,与“拆除封建王朝的陈墙旧砖,矗起一个新社会新城市”遥相呼应。西安的市民们也开始效仿北京,纷纷上墙扒城砖。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西安古城墙再次告急。四门瓮城被一些机关单位和城市居民长期占用。围绕城墙内侧紧贴城根,不少居民利用这块空地建筑房舍,并在内侧又继续挖了很多窑洞。这座古城垣被糟蹋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到了70年代末,西安城墙里已经大概挖了有2100个防空洞,像迷宫一样分布其中。1976年8月,唐山大地震,挖洞风潮结束。而此时的西安城墙,已是外强中干,岌岌可危。

  沾了兵马俑的光

  1974年3月,西安市东郊的临撞县,发现了震惊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西安很快成了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来访的必经之地。“拆”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成了热门议题。

  但不拆不表示恢复如初。1981年11月22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载了《我国唯一的一座完整的封建古城垣遇到严重破坏》一文,反映西安古城墙遭受破坏的情况:四个城门的瓮城被机关单位和居民长期占用,并在瓮城内盖了一座三层楼房,与古建筑风格极不协调,卫生情况极糟。

  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读到了这篇文章,立即让秘书给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打电话查证。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按照习仲勋的批示,于1981年12月31日形成了《请加强西安城墙保护工作的意见》,致函陕西省人民政府,提出三项保护恢复措施。1982年8月20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西安城墙的通告》。随后,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成立,西安古城墙的保护工作从此走上正轨。

  1985年,中国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没有人再提出拆掉城墙了,保护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的观念,终于回到了应有的轨道上。

  (《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7期刘瀛璐)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