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3个遗址点拟入选“万里茶道”申遗

      昨日获悉,目前国内多个省份正在筹备“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曾作为茶叶贸易货物集散中心的河南省也是拟申遗省份之一,并初步选定包括我市的潞泽会馆(洛阳民俗博物馆)、关林、山陕会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在内的多个遗址点,开展申遗准备工作。

      23日下午,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文物建筑调查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来到洛阳民俗博物馆,利用专用的航拍飞行设备拍摄潞泽会馆的全貌,为“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准备和科学调研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陕会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介绍,“万里茶道”是晋商明清时期使用的一条贯通中外的茶叶贸易之路。茶叶在经历种植、采摘、加工后,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境内经水路运输,入河南境后转为陆路,向北越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出国境。作为水陆交通转运的中心地带,河南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因此成为茶叶贸易货物的集散中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潞泽会馆

      洛阳市拟入选的3个遗址点,都与晋商有着直接关系。王支援说,1850年以后,晋商成为中国茶贸易的操盘者,几乎控制了茶叶的生产、收购、运输和仓储。潞泽会馆始建于清干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由山西潞安府(今山西长治)、泽州府(今山西晋城)居洛商贾集资所建,是晋商在洛阳留下的重要建筑和文化遗产,它的修建与经营茶叶贸易的晋商捐建不无关系。此外,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是当时活跃在洛阳附近的山西和陕西两地的成功商人筹资修建的经商聚会场所。它和关林一样,是“万里茶道”中来往客商“叙乡谊、通商情、敬关爷”的社交性公共场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目前,“万里茶道”申遗还处于筹备阶段,我市各遗址点也在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作积极准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