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鼎:新一军公墓不只是文物这么简单
2015-04-23 10:33:38 作者:黄石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已浏览次
据媒体报道,埋葬着1.7万抗日英烈遗骸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公墓至今埋没在广州市天河区濂泉路的菜市场和批发市场里。“文革”以来,原本占地1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墓园早已被分割蚕食、几近湮灭,现在只剩下破损的主体建筑和纪功亭,虽然此公墓在1993年就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显然保护乏力,破败依旧。省文化和文物主管部门表示对保护现状“不满意”,却并无改善良策。读至此处,不禁唏嘘。
新一军公墓,真的只是文物这么简单吗?
文物是一个民族发展历史的见证,值得珍藏;英雄的墓志铭更是一个民族传承之魂,值得膜拜!我们祭奠什么样的人,就表示我们要继承什么样的精神!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血脉不就是这么一路传承过来的吗?
长眠在新一军公墓里的是一群什么样的民族英雄?新一军的前身是新38师,而新38师是由淞沪抗战中一战成名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的。当时的税警总团营以上指挥官几乎清一色是英美军校留学生,军中也大都是知识青年。新一军组建后又到西南联大征兵,西南联大学子响应国民政府“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踊跃报名、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现在昆明西南联大原址还保存着刻有参军学生姓名的石碑,见证了当时盛况。新一军是当时中国学历最高、官兵素质最好的部队。正是这支由青年精英组成的部队,经过在印度兰姆伽严格的训练后,以“中国驻印军”的名义在缅甸战场与日军对撼,“旌旗所指,剑气浮空”(摘自《陆军新编第一军印缅阵亡将士纪念碑碑记》),给予日军毁灭性打击,创造了中国抗战的奇迹。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还是个农业国,国力羸弱,面对已经工业化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我们其实是在用血肉之躯与之血拼。双方的伤亡人数不成比例。在抗战的正面战场我军往往要七八倍于敌的兵力,才能与日军对峙,抗战的悲壮与惨烈可想而知。但新一军的出现就像沉沉雾霭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国人的信心、杀灭了日军的气焰。在缅甸,与新一军直接交锋的有日军第2、18、49、53、56等5个师团及独立第24旅团和部分特种兵部队,皆为日军的主力部队。其中,日军第2师团是日本陆军战斗力最凶悍的主力师团之一,而日军第18师团也叫“菊师团”,号称“丛林作战之王”,是日军甲种师团的王牌、精锐中的精锐,从淞沪会战,到参与制造南京大屠杀,然后到攻占广州,进而横扫马来、新加坡、缅甸,所向披靡。面对强敌,新一军将士披坚执锐、以牙还牙将日军打得丢盔弃甲、土崩瓦解,更是几乎全歼了日军第18师团。在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甸战役中,新一军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3万余人,击伤日军7.5万余人。如此辉煌的战绩在中国军队中遥遥领先。
1945年9月16日,新一军在广州接受日军投降,旋即定址白云山山麓马头岗兴建新一军公墓。新一军将士缩衣节食捐出血汗薪资以修公墓,驱600日俘“以汗赎血”进行土方施工,1947年新一军公墓建成。原本已安葬于缅北密支那、八莫、南坎等地公墓的新一军1.7万名英烈忠骨全部移葬于斯,至此,为国战死在异国他乡的英灵回到了祖国。
新一军公墓显然不只是文物这么简单,其不仅仅凝聚了一段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击外辱的历史,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神圣尊严,体现了中国军人的傲骨血性,体现了中国人绵延数千年的家国情怀和核心价值观。
对待民族英雄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民族。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新一军公墓之前,我们应当先鞠一躬,问一问,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告慰碧空中飘荡的英灵?
巍巍马头岗、潇潇濂泉路,开满英雄花的广州,请在喧嚣中为英烈们保留一小块可以安眠的土地。亲爱的市民们,当你踏过那曾经的墓园奔波忙碌的时候,请放轻你的脚步,用肃穆表达对英烈们深深的敬意。
(作者黄石鼎系广州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