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古城墙坍塌19米 文物部门称因施工不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城墙坍塌19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阳古城墙,因连日降雨渗透,位于南面的一段昨日坍塌19米。

 

      四面全长7300余米的襄阳古城墙,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墙砖垒于宋代,迄今逾千年。而昨日坍塌的一段,是1985年才维修的,至今仅30年。当地文物部门表示,坍塌原因是30年前的施工方法不当。

 

      事发城墙段位于襄阳市南湖宾馆水上宴会厅一侧,属古城墙南面。昨日下午,楚天都市报记者赶到事发现场看到,坍塌的城墙长约19米、高约8米,外部的砖块、内部的土质,散落垮塌,裸露出的土质比较湿润(如图)。现场用蓝色挡板围了起来,还有专人值班。花草工人张师傅回忆,昨日上午7时20分,他在距城墙约10米处栽花,突然传来“轰轰”声音,他抬头发现,城墙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墙砖和泥巴不断往下掉。整个坍塌过程不超过5分钟,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发后,襄阳市文物管理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赶到现场查看。襄阳市文物管理处主任邹劲告诉记者,最近连续降雨是导致坍塌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年维修方法不当。据介绍,1985年,襄阳建设南湖宾馆,对紧挨的一段城墙进行抢救性维修。在原有基础上培土加高,并在外围砌一层现代墙砖。邹劲称,从昨日坍塌下来的土质看,比较疏松,其中还夹杂着建筑垃圾。而城墙顶部铺了约10厘米厚的水泥供人行走,导致排水不畅。还有墙砖,从底部到顶部仅一层,厚度仅24厘米。

 

      昨日,记者绕襄阳古城墙进行探访,发现紧挨汉江的北段城墙保存完好,还不时有游客买票上去游玩。东段和西段城墙保存也比较完好,不对游客开放。昨日发生坍塌的南段,也不对游客开放。

 

      邹劲表示,襄阳古城墙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城池防御建筑,四面有7300余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从宋代起垒砖,到明代全部包完。目前,有5000多米古城墙比较结实,其它地方曾发生过五六次坍塌。

 

      其实,当地去年1月份已发现南面这段城墙有裂缝,已着手准备维修,可维修方案还没出来,没有国家文物局的批文,不能擅自施工。

 

      目前,当地已就古城墙坍塌向省文物局进行汇报,计划向国家文物局申请进行整体维修,聘请具有一级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传统工艺、使用传统材料,修好后可以管100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