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 辛亥革命遗址获修缮
黄氏民居外墙结构保存完好
位于莆田涵江涵东街道霞徐社区的黄氏民居,既是莆籍辛亥革命先驱黄纪星的故居,也是莆田仅存的辛亥革命遗址、莆田第一所中学所在地,还是重要的涉台文物。因历史原因,黄氏民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记者昨获悉,涵江区文管部门已向上级申请维修基金,目前已下拨部分,正着手维修。
抬梁穿斗存明清建筑风格
昨日上午,在涵东街道老居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黄氏民居。黄氏民居分前后两座。前座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抬梁穿斗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上厅、福堂、悬山顶,多名工人正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前座进行修缮;后座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屋、前厅、上厅、福堂、硬山顶。
据了解,该民居始建于明代,清代修葺。柱础、斗拱、横梁、大门前抱鼓等构件还保存着明代风格。黄氏古民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莆田市重要的涉台文物。
黄纪星后裔黄女士介绍说,这座大宅原来是清乾隆年间候补州同游东升购置的宅子,莆田西天尾渭阳黄氏家族在清后期购买居住,黄纪星便也随家人迁居到霞徐,当时还考取了秀才。
油漆落、门槛破老宅盼修葺
87岁的黄寿凤是黄纪星的孙女,她从出生至今都生活在黄氏民居里。她摸着身边的大木柱说,儿时的黄氏民居豪华气派,每一处都十分精美,就连墙角院落的壁画都是精美绝伦。可因历史原因,黄氏民居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柱子上的油漆掉落,粗大的门槛也腐烂,看到这些着实让人心疼。
黄寿凤说,辛亥革命期间,爷爷黄纪星在此组建同盟会莆田分会,以黄氏民居为据点,秘密集会,藏匿被清朝廷通缉的革命党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黄纪星与侄子黄绶、黄缃等人还在黄氏民居内创办了莆田第一所中学,培养人才。当时的学校就设在前座,有很多学生在前座上学听课,“黄氏后人经常回来看看,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
“必须原貌恢复,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这座老宅的历史文化。”黄寿凤说,革命优良传统和历史文化需要被重视,黄氏后裔都希望政府能够“修旧如旧”,尽量恢复黄氏民居的原貌。
将分批下拨400万专用于民居保护
涵江区文管办主任贾国民介绍,近些年来,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涵江文管部门也很重视黄氏民居的保护传承工作。前阶段已向上级申请到部分维修基金,并整改了黄氏古民居内的电路电线问题。
记者了解到,上级部门已同意分批下拨四百多万专项维修经费,用于维修保护黄氏民居,目前已下拨80万元。根据有关部门商定,黄氏民居维修工作将从前座开始,一直往后推移。“尽量恢复原有的面貌,让古民居重新焕发光彩,重拾乡愁。”贾国民说,涵江文管办已加快申请维修经费下拨,争取早日完成对全部黄氏民居的修缮工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