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建让路文化遗址保护点个赞

      兔子山遗址,位处益阳中心城区,比邻资水和兰溪河的一处低矮山岗。三年前,该遗址所在地被益阳市易盛达置业有限公司通过竞标,拍下了这块土地的开发权。但后来,为了保护这座古老遗址,该公司的项目被叫停,当地政府“赔”了数千万。(详见本报今日A03版)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也在不断进行着。许多城市正变身为热火朝天的工地,每天都在上演着拆挖之事。地面上的“破旧”建筑很容易便推倒了,可是有时候也不那么顺利,比如,在开工过程中意外挖掘到了一个文化遗址,该如何处置?无非两个答案:一者,无视文化遗址,继续开工;二者,叫停开工项目,保护遗址。

      在利益至上的今天,前者较为常见。犹记得,前些年福州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发现了2200多年前的闽越古城遗址,考古工作尚未来得及展开,却已接到上级通知,考古工作不能耽误地铁开通,其态度之强硬令人震惊。道理很简单,地铁开通于地方官员而言,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可以在他们的履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反,如果花费心思去保护遗址,延误工期不说,还需要增加一笔“不必要”的开支,得不偿失。

      回到兔子山存废之争上,如果按以上标准去打量,益阳方面的做法简直难以理解。叫停开工项目,面临数千万的赔偿,对一个不那么宽裕的城市来说,颇有点自寻烦恼的意思。不免有人疑问,这一切,值吗?

      值不值的疑问实则是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孰优孰先的问题,亦是谁该为谁让路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每一个城市执政者心中都有一杆秤,秤砣落向的一边必然是能给自己或城市带来利益的一边。但是,利益也有个人、公共与短期、长远之分。文化遗址,是人类的基因传承,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其重要性毋庸讳言。商业楼址可以再选,楼拆了也可以再建,但文化遗址一旦破坏便不可逆转。

      实际上,保护文化遗址是一种更加重要的城市建设,虽然这种建设短期内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对一个地方的文化品牌及影响力,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在近些年城建商业楼盘开发与文化遗址保护的博弈中,兔子山遗址保护是少有的文化遗址保护最终获得完胜的案例,具有很强的标杆示范意义。益阳市的做法看似笨拙,实际上充满文化智慧,使得益阳保住了自己的文化根脉,获得了文化与经济纵深开发、发展的空间与可能,实在值得点赞。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