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赵氏后人祠堂祭祖 祠堂将申报省级文保

赵氏宗祠位于烈山区古饶中学院内东侧,是一处明代祠堂建筑,堂号天水。赵氏祠堂始建于明代,云南王赵钦被封为五城兵马司立祠,占地4亩,建筑面积460平方米。明、清、中华民国多次修缮,解放后作为学校使用,现保存完好。2012年4月22日,被淮北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范围6600平方米。

      清明节,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在赵氏祠堂如期举行。300余名赵氏族人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长幼为序,手执香烛,子孙轮流跪拜,表达了对先祖的虔诚敬意及深远的思念。

      赵氏宗祠位于烈山区古饶中学院内东侧,是一处明代祠堂建筑,堂号天水。赵氏祠堂始建于明代,云南王赵钦被封为五城兵马司立祠,占地4亩,建筑面积460平方米。明、清、中华民国多次修缮,解放后作为学校使用,现保存完好。2012年4月22日,被淮北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范围6600平方米。

      整个宗祠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清辉肃穆。正厅里还有两张牌匾贴有印制出来的建祠记录,其中一张《建祠修谱议疏序》,交代了这座宗祠的历史。根据该文记载,赵氏宗祠建于明崇祯七年,也就是1634年,距今已经378年。另一张《整修宗祠记》则记载,1949年初,在赵氏宗祠开办新华小学,成为皖北解放后开学较早的小学之一。暑期在小学的基础上,筹办私立新华中学(古饶中学前身)。不幸十年动乱,祠舍破坏惨重。1991年,一位从台湾返乡探亲的赵氏族人睹此情景,发动同族捐资修葺。

      今年的祭祖仪式,远在郑州、大连、洛阳、昆山等地的赵氏子孙都专门赶回来,这让辈分最长的赵华秋老人分外高兴。在祭奠活动中,88岁的赵华秋老人回忆,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十几岁的他就在宗祠里上学,那时10个老师,有6个是地下党员,名字他都还记得清清楚楚。淮海战役时,这里曾做过三野十二纵队司令部的驻地,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少将赵汇川也曾在这里落过脚,进行革命活动。赵汇川为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一生的贡献,是赵氏族人的骄傲。

      站在门口往祠堂看去,翠柏青松围绕中的赵氏宗祠安静而又凝重。春雨霏霏,族人祭拜先祖,是那样地虔诚,赵氏宗祠不单单是族人祭祀祖宗的地方,也为研究淮北市地方历史文化和家族变迁、人口迁移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祠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赵氏宗祠理事会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就是准备为“赵氏宗祠”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希望我们能保护好祠堂,让赵氏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