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杭州要保护修缮的市区历史建筑名录出炉
2015-04-08 11:06:00 作者:王丽 来源:钱江晚报 已浏览次
杭州目前共有336处历史建筑(其中29处已上升为文保单位),它们深藏旧街小巷,记录着属于这座城市特有的记忆。今年,杭州将要保护修缮的市区历史建筑名录正式出炉,共涉及50处。
记者从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了解到,结合各区上报的修缮计划及历史建筑产权(使用)单位、产权(使用)人提交的修缮申请,最终确定了今年的修缮项目。
这50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项目包括上城区的隐庐、中山中路337号建筑等26处;下城区的浙江工农速成中学科技馆旧址等4处;西湖区的李朴园旧居等5处;拱墅区的杭州杭丝联建筑群等4处;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翁家山小学旧址等9处;以及滨江区的山下里67号等2处。
在这50处待修缮的历史建筑里,不乏“名居”。比如位于白傅路5号的隐庐,紧临着湖边邨。这个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是一幢隐逸于高楼大厦群落中的西式花园别墅。坐北朝南,主楼为三开间三层高敞楼屋,有房间40间。房子的主楼有一条门厅大走廊,四根4米多高的爱奥尼柱支撑着立面,柱子底部还奠上了石质雕花底座。绕着房子逛上一圈,你会发现房子门厅地坪上的马赛克、顶上的天花石膏吊顶、木楼梯、以及门沿上、窗沿上的精美雕花装饰也都保存完好。
隐庐的主人,是当年国民党少将吕民贵,当年他在湖滨置地筑屋,亲自参与设计建造了这幢华丽的别墅。不过,随着时局动荡,隐庐的主人也几次更迭,曾经为英国人科登住宅。1938年8月,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局长科登因城站原管理局办公楼被日军占领,局办公处就临时设于白傅路局长官邸内。以洋治邮、“客卿”主政,洋人牢牢地控制着中国的邮权,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抗战时期,这里又成为日本军官的俱乐部。一直到抗战胜利后,隐庐才回到吕民贵的手中。建国后这里和许多老宅一样,成为了“72家房客”的大杂院。
除了隐庐外,还不乏其他有故事的老宅。比如中山中路337号建筑,这幢三开间两层两坡青瓦屋顶的砖木结构建筑,曾是国民党第100军军长陈琪的旧居,后期还被租与“正大布庄”作商店之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