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流失文物知多少?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3月1日失窃,中国馆失窃文物达20件,含圆明园旧藏。中国文物学会估算,自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入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统计,流落境外的馆藏中国文物达164万件,分散在全球47家博物馆,而流落海外民间的数量恐为馆藏文物的十倍之多。

      圆明园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他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今天,我们对圆明园文物的盘点主要来源于众多文物专家的研究。

      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曾在《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中提到:1973年5月,史树青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法。前往巴黎东南70公里的枫丹白露的一座行宫参观,法国人称为枫丹古堡。1863年,拿破仑三世在此另建中国馆,这里收藏着法国侵略军当年从圆明园劫去的大量珍贵文物。

      中国馆门前有俩石狮,馆中收藏文物一千余件,展出了320件,全部是1860年从圆明园劫夺去的。中国馆室内金漆桌案及多宝格上,陈设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重要瓷器有宣德青花莲花大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五彩和粉彩瓶、罐、花盆等),明景泰蓝熏炉(宫熏)、尊、觚、吊灯,各种玉雕,各种如意、盔甲和丝绣等物,尚有成对大象牙、成对大犀角。

      此外,尚有翡翠、玛瑙、珊瑚、水晶、文竹、黄杨木、象牙器、雕漆等工艺品。宫廷肩舆(辇)一抬,据说,此肩舆被劫运法国后,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曾乘坐过。

      学者忆1975年圆明园印象

      1975年,知名圆明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专家王道成应颐和园之约,为颐和园写书,考虑到三山五园的整体性,他提出去圆明园看看。

      一辆吉普车载着王道成和三位专家来到当时的圆明园旧大门口,车子就没路可走了,王道成一行只好下车步行。商量着,先去看看福海,因为那里是圆明园的中心。

      “那是一个夏天,我们走进去,触目所及,完全跟农村一样。”王道成回忆说,园子里到处是矮小的农民住房、瓜棚豆架,一幅鸡鸣犬吠的景象。“我们直奔福海,入目是一片稻田,边上几棵大柳树,耳边是田里青蛙的叫声,和柳树上的蝉鸣。”回想当年史籍对蓬岛瑶台神仙境界般的形容,王道成已无法想象此地原先的模样。

      “故宫禾黍,人世沧桑。”王道成的脑海里只有这八个字。

      圆明园阁楼照片美国露面

      “这是圆明园烧毁当天的一张照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翻出了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这是我1999年去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很小的博物馆时翻拍的,好多老照片就堆在地下室仓库里。”罗老回忆说,当年他受邀赴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MUSEUM)整理来自中国的老照片。

      罗老介绍说,从照片上看这个建筑造型奇特,是一座两层重檐的阁楼形建筑。屋顶是琉璃瓦黄剪边六角攒尖顶。最为奇特的是台基为六角星形平面,台阶置于星角之间。“我曾查考了圆明园现有的图像资料,尚未找出这一建筑的位置,因为没有焚烧之前的准确平面图纸。像这样六角星形的平面在圆明园中十分罕见。”照片背面的手写体英文显示,这张照片拍摄于1860年10月18日。而这一天,正是历史上记载的火烧圆明园的第一天。

      “我很老实地告诉他们,这张照片的价值很大,建议他们以后结集出版。后来他们每天就只许我看一小时,又赶上感恩节和管理者放假,很快就没有时间(让我看)了。”罗老至今念念不忘那些无缘见面的老照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