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去年,由甘肃省文物局牵头实施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两大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先是丝路申遗历时八年圆满收官。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处文化遗产地名列其中。至此,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地总数增至7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之列。再是敦煌莫高窟迎来期盼已久的数字时代。2014年8月1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迎来第一批预约游客,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为重点和亮点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莫高窟游客承载量和展示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敦煌莫高窟岩体保护维修工程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文物本体保护与遗产监测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拉卜楞寺文物保护等重点工程稳步有序推进,甘肃省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金塔、山丹等省内重点区段长城加固维修工程陆续实施。

      2015年,甘肃省将紧抓国家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文物保护项目的有利契机,推进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两大板块建设更上一层楼。文物保护方面,将加大对甘肃省特色古建筑、古城址、革命旧址、近现代纪念性建筑的抢救保护力度,启动实施海藏寺、榜罗会议旧址等第七批国保单位的保护维修工程,完成兰州五泉山太昊宫修缮、景泰永泰城址保护加固等文物保护工程以及兰州白塔山白塔、天水纪信祠、岷县前川寺、民勤东镇大庙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大遗址保护方面,将加快长城墙体保护工程的实施进度,完成甘肃省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全面推进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实施大堡子山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加强新增5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水平,探索建设省级世界遗产监测预警平台,按照世界遗产标准做好骆驼城遗址、许三湾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工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