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军工企业里的文物迷:让遗产变废为宝
2015-02-04 11:54:02 作者:王学涛 来源:新华网 已浏览次
近日,太原市民刘贵红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授予“文化遗产守护者年度杰出人物”,成了当地的热门话题。看着险遭“遗弃”的工业遗产成为文物,刘贵红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四十多岁的刘贵红是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政治工作部部长。如今,他是这家百年老字号军工企业文化遗产的守护人。
“这个厂子是山西工业的发展源头,虽历经改朝换代,战乱变革,但从事军工制造的性质没变。”刘贵红自豪地说,公司是唯一为国家提供国家庆典和迎接外宾用礼炮的企业,生产的十几种火炮为自开国大典以来的13次阅兵仪式作出了贡献。
北方机械公司的确不简单。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跨越三个世纪,历经110多年延续,是中国目前唯一保持在创建原址继续从事军工制造的企业。
在厂领导的支持下,多年来,刘贵红利用民国时期办公室创设了“太原兵工厂旧址”展馆。如今,他正牵头创建军工工业博物馆,并已布设50多台设备。
为了布展,刘贵红亲自收集文物、撰写说明,曾一个星期不回家。2012年,厂区一处旧址基础施工,他闻讯后连夜守候在工地上,终于发现大批民国时期的车刀、刨刀、镗刀、扳手等工具和清代建筑的柱础石。
为了更好保护工业遗产,他给展馆内老物件,甚至正用于生产的重要设备贴上了“文物”标签。穿梭在各个文物间,刘贵红随口就能讲出它们背后的故事。
“这台设备是四川军阀刘湘从法国进口后赠送给阎锡山的,而阎锡山则把军火卖给他。虽然已近百岁高龄,但现在还能用。”刘贵红说。
刘贵红介绍说,他们收藏的五六十台机器设备中既有自己制造的,也有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进口的。至于摆放在展览馆各个角落的德国产手摇式数字计算器、日本产保险柜、中国老式书柜等则是刘贵红“搜罗”全厂后的战利品。
“看这个老式电扇,一直由工人用着,去年我发现后,用自己的电扇跟人家换了换保护了起来。而这个老式文件盒更是从垃圾堆中捡回来的。”刘贵红说,他不仅在厂内查找,还自掏腰包到古玩市场去购买流失的厂子内部的老物件。
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局长宋建伟告诉记者,目前文物部门已将北方机械公司军工文化区列入工业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实地认定20多项218台件为重点保护的可移动文物,成为有限的军工工业遗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