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城市规划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日前,西安市第四次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今年至2020年进一步优化主城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的传统布局,将对第四次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调整,突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西安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城镇空间布局,主城区范围以唐长安城为中心,以绕城高速公路为基本轮廓。主城区总体布局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以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商贸旅游服务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汉杜陵保护区发展旅游生态度假区,西北部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其它区域将建立相应的功能区。

规划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文物古迹、大遗址、河湖水系等,体现西安古都特色,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在明城墙内保护历史街区、人文遗存,形成历史街区与文保单位、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通过保护措施改变明城墙内“有古城墙而无古城”的局面,构建具有古城特色的和谐西安。

保护和延续老城传统空间格局和风貌,形成城市的平面形状、方位轴线、均衡对称的路网格局、方正完整的城墙、城河系统以及由街、巷、院构成的空间层次体系。老城内严格实行建筑高度分区控制,逐步改造现有超高建筑,城墙内侧100米以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9米,100米以外以梯级形式过渡。四周城楼100米半径范围内为广场、绿地和道路,钟楼至四周城楼为文物古迹通视走廊。城墙外侧风貌协调区做好城市设计,建筑高度、色彩、风格符合老城的整体保护要求。

西安城区实行“新旧分治”,逐渐弱化和分离老城的行政、交通、居住等功能,强化其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行政办公、居住社区逐步外迁,老城内严格控制居住建筑建设,降低老城内的人口密度,人口由42万降低到30万,行政中心迁出后恢复原有历史建筑的风貌和格局;老城内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为辅,进一步完善老城的路网结构,改造老城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