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出抗震救灾倡议书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这一时刻将被亿万人铭记,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已造成数万人遇难,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害突如其来,揪动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四川也是我国文化遗产较为密集的地区,此次重大自然灾害也严重危及众多文化遗产的安全。目前,四川当地的文物工作者不顾家庭和个人安危,坚守岗位,采取了积极的抢救行动,他们是我们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者的榜样。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人员,我们无时无刻不密切关注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关注着灾区前方现场的一切消息,同时也从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职责出发,思索尽可能在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了更好做好灾区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我们谨向全国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和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的同仁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全体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捐款、捐物、献血的行动中来,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尽量给予灾区人民尽可能的支持。

二、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力量,积极做好各项储备工作,为灾后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修复及科学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三、发挥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的社会公益职能,不计报酬,无偿奉献,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密切与当地部门合作,积极投入到灾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

四、各机构充分发挥专长、各尽所能,深入研究此次地震对文化遗产造成的各种损害,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为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抢救提供科技支撑。

让我们携起手来,始终和灾区文物工作者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抢救生命我们在一起,重建家园我们在一起,忠于职守我们在一起,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贡献我们的力量。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
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院)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湖北省博物馆)
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馆藏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
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天津大学)
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古陶瓷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数字展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湖南省博物馆)
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科技大学)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六日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