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防火刻不容缓
2015-01-09 08:59:26 来源:上饶日报 已浏览次
土木结构、风干物燥、道路狭窄导致消防设施难以发挥作用……这些客观上的条件,成为文物防范火患的先天不足。而后天的失调更是直接加剧了火灾的频率和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4年,全国文物古建筑就发生火灾1400余起。
3日凌晨的一场大火,将云南巍山古城标志性建筑拱辰楼烧毁殆尽。这座600多年的明代古建筑,历经风雨,却没能躲过火灾的浩劫,让人心头生痛。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是接二连三的古城火灾不能随风而去,必须得有人负责!
公众并未遗忘,2014年此时的独克宗大火,将昔日繁华的街市变为倒塌的残壁。4月,丽江束河古镇火灾,10间铺面损毁。重庆风雨廊桥、贵州黔东南古寨、湖南洪江古城……诸多古城都在近年接连遭遇无情大火。
土木结构、风干物燥、道路狭窄导致消防设施难以发挥作用……这些客观上的条件,成为文物防范火患的先天不足。而后天的失调更是直接加剧了火灾的频率和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4年,全国文物古建筑就发生火灾1400余起,着火主要原因就包括生活用火不慎、电器短路、玩火、吸烟等人为因素。尽管目前尚未证明此次火灾与古楼变身为茶馆是否有直接联系,但不少人仍认为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透过巍山拱辰楼的毁灭,我们看到的是从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里“刨食”的急功近利。明知拱辰楼火险等级高、安全隐患大,尽管文物管理单位持否定意见,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违规变身为茶馆。到底是谁拍板作出的决定?明确违规违法之下,南诏古乐团经营古楼茶馆可曾对消防管理做到了位?600多年的古建筑只留下一堆令人欷歔的断壁残垣,该由谁负责?
明知有隐患却无防范,早有预见却无准备。不时发生的教训,依然挡不住一座又一座古城遭遇火灾。试想,还有多少古城目前仍然坐在火患上而不自知?一些地方热衷于招商引资、迎客上门,对于古城古建的保护只是挂在嘴边、写在纸上,却从来没有真正想到去落到实处。
对于那些已被烧毁的古城来说,灾后“痛心疾首”的解释,总显得徒劳无功。我们所期待的,是一场又一场无情火灾,能够让更多地方文保单位早日清醒,真正用心去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别让我们的后代只能通过照片去了解历史。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