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古城大火 文保单位变“茶馆”是谁拍的板

      1月3日凌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楼,在一场燃烧了两个小时的大火中化为废墟,仅剩几根焦黑的木梁和断壁残垣。新华社记者现场调查发现,这起火灾并没有以往古城火灾常见的消防水源不足、道路狭窄等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此惨重的损失?

      1问

      两小时就毁于一旦,扑救是否及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历大火后的拱辰楼2楼仅剩下几根已成焦炭的木柱子,与烧毁前的辉煌壮观形成鲜明对比。通向2楼的楼梯上堆满了瓦砾和炭灰,2楼的地上横七竖八堆放着烧断的木梁和砖头、瓦砾,旁边几间厢房只剩下断壁残垣。

      从接到报警到火灾扑灭刚好两个小时,拱辰楼为何在这短短时间就毁于一旦?当地政府、消防部门的扑救是否及时?

      参与扑救的巍山县消防大队教导员杨再庆说,“3日2时49分接到报警,到2时55分消防车已经停稳,消防战士迅速布设水枪,登高平台车和水罐车也到现场。消防人员到场5分钟后,巍山县启动应急预案,供排水公司给现场消火栓做了局部加压,消防用水供应正常。同时,拱辰楼外有环形通道,消防车在到达现场过程中通行顺畅,能直接开到楼下。”

      杨再庆认为,这次火灾扑救总体较有效率,控制住火势没有蔓延。“专家组的初步意见认为,拱辰楼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被烧毁,一方面是因为木质结构建筑、天气干燥;另一方面,建筑内部的跨度较大、没有区隔,加之拱辰楼处于古城的最高点,空气充足且流通较快,很有可能发生了轰燃。”

      2问

      失火原因是否与用电不当有关?

      在此次拱辰楼火灾中,一些群众怀疑火灾和在木质结构的古楼中大量使用电路等有关。古城多位群众反映,火灾前拱辰楼屋檐四周用灯泡串成了灯带,2楼的内部是用于表演洞经古乐的演出场所,并设有茶座。每人交两块钱的门票后,就可以上拱辰楼喝茶、吃点心、听音乐,“喝茶与听古乐实际上是一体化的,还另外收费”。

      记者在拱辰楼1楼的楼梯口看到,一则为拱辰楼招揽“古乐欣赏、艺术传承、歌舞休闲、茶饮餐点”的“千年古乐”的公告牌仍然矗立。走上2楼,废墟中可以看到一些烧化的电线、插线板等。

      火灾发生前不久,记者也曾到过巍山古城拱辰楼。除了能听古乐,还能喝茶、嗑瓜子等,老板还来问要不要烤牛肉。

      通过记者当时拍摄的照片能看到,主楼里设置了吧台、长桌和椅子,正对面是古乐演出的场所,现场用布幔做了吊顶,还安装了射灯和几个较大的仿古灯笼,地板上还有插座和电线,灯火通明。

      记者从消防、文管部门获悉,火灾发生前拱辰楼未发现消防问题,拱辰楼、古城核心区也未发生过火灾。但记者在四方街和古城里看到,火灾发生后一些房屋上的电线仍然杂乱地缠绕在木质的门框上、房檐下,而商铺内有多种电器,照常开门营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