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学者建言扩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近日,年近九旬的董观忠老先生致电媒体,建议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全国性的侵华日军罪行遗址和全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联络中心。

      董观忠是知名文物保护学者。1984年,他任南京市文管会副主任时,与刚从南大历史系毕业的衣志强、南大高兴祖教授组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遗址专题调查小组,他们编写的《关于日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遗址的调查报告》,成为在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上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基本文件。

      董老认为,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家公祭日,彰显了中国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尊重生命、维护尊严的意志,举世瞩目,影响深远。也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意义、影响和作用远远走出了南京,我们应抓住机会,在此基础上,将该馆建成全国性的侵华日军罪行遗址和反法西斯侵略联络中心。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哈尔滨新发现日军侵华细菌工厂遗址后说:“要把侵华日军时期,这个万人坑、那个万人坑、南京大屠杀、哈尔滨细菌工厂等作为重点文物保护起来”,“这对教育人民,教育青少年和子孙后代,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董老说,他们正是看到邓小平这段话后,才开始选址和筹建纪念馆的,可以说,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最初“动议”是邓小平同志。把该馆扩容,有利于把“这个万人坑、那个万人坑”等侵华日军在中国各地的种种罪行列于一馆之中,可以使参观者对侵华日军在全中国的所有暴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把该馆建成反法西斯侵略联络中心,对内可联合各地相关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对外可与遭受日军等法西斯侵略和蹂躏的各国联系,进行工作交流、资料交换等,如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等交流,甚至可与夏威夷的日军轰炸珍珠港死难美军纪念馆交流,扩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中的影响,辐射出更大的反战能量。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各地和各国都将会举办多种纪念活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应该在此中发挥突出的作用和影响。这也需要将该馆扩容,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世界影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