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从困顿走向开拓
2014-11-25 13:47:13 作者:卫文 来源:人民日报 已浏览次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文物事业恢复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在困难中砥砺奋进的一段时期,用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序言中所说,“这是一个经济上困难重重,观念上还没放开,许多事情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怎样过河又常有歧义的时期”。《困顿与开拓—一个国家文物局局长的自述》的作者张德勤同志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他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奔走呼吁,劳心劳力,团结带领广大文物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当时文物工作的领导者、亲历者,作者对文物部门的艰辛努力作了充满感情的记录,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史料价值极高的著作,不仅是忠实记录当时文物事业发展的回忆录,更是一部可资当代文博人借鉴的致用之书。
本书详实记述了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对文物工作的亲切关心和指导,读来令人倍感振奋。李瑞环同志十分关心文物事业的发展,在他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文物保护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从1993年起,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从每年5000万元增加到1.3亿元,解了文物保护的燃眉之急,这在当年文保经费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是非常振奋人心的。对文物事业发展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李瑞环同志在199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响亮地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八字方针”,对于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文物工作“八字方针”,李铁映同志在1995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二字指导原则”。“八字方针”和“十二字指导原则”准确把握了当时文物工作所处的客观形势,正确回答了文物工作如何加强管理、文物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与工作途径等问题,为文物事业发展开拓了新的局面。后来,李岚清同志对“八字方针”和“十二字指导原则”进行整合,形成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写入了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
书中提及的一些往事令人难忘。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当时文物保护经费极为短缺,一些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连“不塌不露”的基本维护都做不到。比如三峡工程建设范围内的地上地下文物保护项目一开始只列了147项,预算经费只有三四千万元,与文物部门掌握的资料差距很大。后来经过多方持之以恒的努力,文保项目和工作经费才得以大幅增加。再比如,当时全国的博物馆经费微乎其微,为了馆藏文物安全,想买一把锁都没有钱;经常断电,想用蜡烛照明也没钱买。现在我们的文物事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发展实力上都远远超过了当年,2013年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达到140亿元,文博队伍也从当时的4万多人发展到今天的十几万人。读了此书,文博人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本书更为重要的是凝结了作者多年来对文物工作的深入思考。身为国家文物局的局长,张德勤同志勤于思考,注意观察,常常有所总结、有所创新。比如,作者在1994年率大陆文物代表团访问台湾时提出的对台文物交流“同有、同享、同保”的“三同”原则,获得广泛认同。再比如,作者积极支持和鼓励文物拍卖和民间文物收藏,促进了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这些在书中都有精彩的描述,相信读者读了之后会对许多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有更为清晰的了解。
本书取名“困顿与开拓”,就是要告诉我们,国家的文物事业要不断改革创新,在困顿中开拓新的境界,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共同前进。张德勤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在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之前,多年从事新闻编辑工作,当过经济日报副总编辑,文字功底深厚,文笔优美流畅。字里行间处处浸透着对文物工作的深厚感情和远见卓识。他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为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记忆。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