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国:国有文物企业仍有存在必要

      11月20日,“2014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琉璃厂分会场正式开幕,今年首次设立琉璃厂分会场,并邀请全国50家国有文物商店共同举办“全国国有文物商店文物艺术品交流会”,让国有文物商店重新进入人们视野。

      曾几何时,国有文物商店在为国家抢救、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在文物市场上占领着“一统天下”的地位。但随着改革开放,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今天的国有文物商店似乎已被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

      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的转变

      据记者了解,南京文物公司在全国国有文物公司转制过程中走在前列。2013年7月29日,南京文物公司正式划归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并于当年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谈及转制一年多来的感受,南京文物公司总经理陈卫国认为有三个变化:第一,从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单位,经营机制更加活跃,收到约束更少,完全按照市场法则进行经营,可以根据需求和经营规模进行融资;第二,从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可以按照岗位吸纳人才,岗位和人才是对等的,而在此之前事业单位主要是参照公务员,受制约很大;第三,相较事业单位,企业压力要更大,如果处理好能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进企业的发展。

      国有文物企业仍有存在必要

      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文物公司,在当今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陈卫国认为,国有文物企业在今天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目前他们依然承担着把流散的珍贵文物提供给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角色。同时,国有文物商店都有着较长的经营经验,在各地消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公信力,可以满足当地收藏者和经营者的需求。

      众所周知,国有文物公司确实有一批高精尖藏品,但普遍存在惜售心理,门店商品大多品质不高,价格较高,使得高端消费者的流失。陈卫国认为,国有文物商店除了单纯的市场行为和经济行为,也应该承担一些社会和公益性的职能。据悉,今年6月,南京文物公司与市文投集团、市广电集团共同发起成立南京十竹斋画院将设立十竹斋艺术馆,希望把文物公司历年来珍藏的高端文物呈现在市民面前。

      再次,国有文物商店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也有一支责任心强的专业队伍,这也是博物馆和大中院校看中的地方。如今,南京文物公司依然每年为南京博物院、江苏美术馆输送藏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文化金融提供更多可能性

      目前,南京文化金融探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陈卫国认为主要跟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出台了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措施,成立南京金融服务中心;其次,南京历来是文化重镇,有着丰富书画和文物资源。近两年,南京的文物艺术品市场非常活跃,主要集中在当代水墨和当代工笔上,这与南京是一个创作大市有关,出现了众多优秀中青年画家,譬如范扬、江宏伟、徐累、徐乐乐、周京新等;再次,南京国有、民营机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文化经营队伍,这样历史积淀和土壤为如今的文化金融提供了发展前提。

      据悉,南京文物公司即将组建的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推出艺术品质押、仓储、租赁、投资管理等多元化衍生服务。

      打造十竹斋品牌

      文物艺术市场自2012年进入调整期,资金不足和藏家惜售现象普遍存在。陈卫国认为在调整时必须的,要让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回归理性。文物公司要从单一的文物零售向多元化发展;第二,要静下心来,梳理二十多年来艺术市场发展脉络,从中总结其中的规律,寻找应对策略;第三,必须要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据了解,南京市文投集团近期将完成十竹斋拍卖公司的股权回购,公司重组后将于明年春季全新亮相推出首场拍卖会;今年6月,南京文物公司与市文投集团、市广电集团共同发起成立南京十竹斋画院,为艺术品产业链打造人才创作基地。画院将聘请92岁高龄的上海著名画家陈佩秋担任名誉院长,重点关注国内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

      未来,南京文物公司将以百年老字号“十竹斋”为核心品牌,通过重组十竹斋拍卖公司、成立十竹斋画院、组建十竹斋艺术品投资公司的“转型三部曲”,打造集艺术品创作、交易、租赁、仓储、质押等于一体的产业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