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达人余明华

      “最美江东人”的推荐仍在继续。前两天,市民余小姐通过热线推荐了她眼中的“NO.1”—余隘村里出了名的“文保达人”余明华。

      钱江晚报记者找到余明华时,他正单枪匹马,在祠堂大门的瓦片上忙着自己的活。“顶上的几尊雕像,立这儿有些年头了。大风一吹,有点晃。今天有空,就上房顶,再固定一下,顺便再上上色。”他这样说。

      秋风(微博)渐紧,66岁的余明华,只多加了一件外套。瓦片上铺开放着好多工具,他用铁丝绕过塑像底部,小心翼翼,全神贯注。

      平凡人

      跑船为生的他

      借了妹妹的钱修祠堂

      余明华还记得,村子里的余隘祠堂先是租给了别人开厂,后来又变成学校。1996年学校搬迁,这座祠堂再也无人问津,渐渐变成一片废墟。

      余明华很是心痛,他决定做些什么来挽救祠堂。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简单的活计,像是做个木门,这些余明华还能胜任。但是如果想要修木梁,铺瓦片,那只能请专业的泥瓦匠、木匠。

      而这笔费用,让他有些犯难。“不瞒你说,我当时把偷偷藏的私房钱都花进去了,还问我妹妹借了一些呢。”那时的余明华在家门口的河上跑船,帮人送些煤渣,赚得并不多。

      幸运的是,1999年村委会决定出资翻新这座祠堂。

      如今的祠堂已然不再是当年破旧的模样。高高的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雕栏木门,祠堂里挂满了匾额与石碑……这些东西里有不少是余明华从当年的那片废墟中“抢救”出来的,特别是大堂里的那排木门。

      这些木门上刻着的是大名鼎鼎的“二十四孝图”。“卧冰求鲤”、“百里负米”……图案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一旁的留字也用金漆涂过一遍,十分精致。遗憾的是,缺损太多,二十四孝仅剩一半。但余明华认为,它们意义非凡。“这些都是先祖传下来的东西,我们应该好好保存。”不仅是因为古物本身的文化价值,他觉得,从这些物件里,可以感受到余氏祖先对于后人的教诲与期许。

      非凡美

      为找记载祖先历史的石匾

      几乎翻遍了整片河滩

      修葺祠堂的经历,让余明华对这些老物件多了一份别样的感情。每每找回一件属于祠堂的老东西,都让他欣喜。

      “你看,祠堂里进出的几扇大门,都是我找回来的。”余明华说,祠堂最破败的时候,屋顶上的瓦片都不齐,院子里更是四面通风,连门都没有。他向村民们求助。谁家里有祖上传下来的古旧物件,他都会去求来,摆在祠堂里。

      祠堂从无到有,一点点地落成,余明华说不出的高兴。

      不过,在他心里同样也有一件不吐不快的憾事,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他始终没有找到。

      “听村里老人说,清朝时先祖从福建迁来浙江。先在舟山落脚,之后辗转来到宁波,在这里落了根。”余明华说,从前祠堂里有一块大石匾,上面仔仔细细地交代了这段历史。

      从着手修葺祠堂的第一天起,余明华就想找到这块石匾。但是,他翻遍了整座祠堂,都没有找到。祠堂前头的河滩里,遗落了不少当年的东西。为了找到石匾,余明华说,自己把河滩来来回回犁了好几遍,仍然一无所获。

      到现在,他还时常在想,这块石匾去了哪。“但愿只是我没找到。如果被砸掉破坏了,唉……”余明华惋惜地摇摇头,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

      关于梦想

      想更多人一起保护祠堂

      “因为这里是我们的根”

      尽管少了记录余氏历史的石匾,但祠堂仍是村民们心里的寄托。

      修葺一新的祠堂是村民们默认的聚会地点。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都会在这里祭拜祖先,庆祝节日。

      因为这样的祭拜仪式多了,余明华说,这几年,不断有附近的余姓人家来找他们。“慈溪的,舟山的,奉化的……宁波附近的,哪都有。”他们都是在网上,看到了余氏祠堂的信息,慕名前来认亲。每年,余氏人家会轮流举办宗亲会,把这么多余氏子孙聚在一起热闹一下。宗亲会的规模,每年都在变大。

      余明华觉得这是意料之外的好事。他说,当初筹备保护祠堂的时候,主要是村里的几个老人家在忙活,他还算年轻的。余明华希望能有更多的余氏后辈能和他们一样,保护好这座祠堂。“祠堂在,我们就在,这里有我们的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