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宅门“招赘”30年使用权换百万元修缮费
2014-11-14 15:52:41 来源:钱江晚报 已浏览次
金东区澧浦镇澧浦村有一栋清代的民居,叫植槐堂。据说是清朝中期建造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它也是金华市金东区的文保点。
但因为年久失修,曾经精美大气的植槐堂如今破败不堪。有7户人家共同拥有这栋房子的产权,大家都想好好保留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可一估算,维修需要近百万元。
找文物部门,回复说“谁使用,谁维修”。
怎么办?7户人家想了这么个办法,贴出了“英雄榜”:谁帮我们修好房子,给他30年使用权。
清代豪宅规模宏大
木雕精美、气派
植槐堂位于澧浦村村中间,面积有356.7平方米。房子坐南朝北,前后三进三开间两天井,左右厢房各十间,正厅与厢房用走廊隔开。
昨天下午,钱江晚报记者来到这里。整座房子气势恢弘,结构保存完整。大厅内的砖雕门面有2层楼高,厅中间立着8根又粗又高的木柱,屋檐下的牛腿和冬瓜梁雕刻精美。连天井两侧,都装着石雕的隔窗,很是气派。可以想象当年这座房子,是怎样的富丽堂皇。
64岁的王志启,也是这7位户主之一。王志启说,他的祖上当过大官,后来分为两大房,一直沿袭到现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住在这里面,三四个人还会绕着正厅的大柱子玩游戏。那时候,柱子很光亮,手掌一擦,还会有响声。”
87岁的老人胡小芝现在还住在这里面。胡奶奶还记得早年间植槐堂的热闹辉煌,那时家里很有钱,雇了很多佣人,还有管账房的。
浙师大人文学院中国史硕士生导师龚剑锋说,金华的王氏大多是北宋初年王槐的后裔,他是从义乌凤林迁过来的。而王氏祖上还有一个叫王佑的,是北宋丞相王旦之父,为勉励子孙立志求进,以槐树象征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便在庭院中手植三株槐树,因此闻名。这也许是澧浦植槐堂名字的由来。
如今房子破败不堪
100多万元维修费却没着落
再好的房子也是需要保养的。因为年久失修,植槐堂的走廊上随处散落着一些旧石板和石墩,屋檐已经破旧不堪,很多位置都有了缺口。一些精致的牛腿也因为年代久远,自动脱落了。
屋内到处堆放着建筑垃圾。“都是屋顶和房梁上掉下来的”,胡奶奶指着自己的头顶说。
很长一段时间,只要碰上下雨天,胡奶奶的心就打颤。“嘣嘣嘣,也不知道什么东西从屋顶掉下来。怪吓人的。”胡奶奶说,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满地的碎瓦和旧木。
包括胡奶奶在内,现在植槐堂还住着三位老人。“再不修,恐怕熬不过今年冬天。”王志启担心,万一房子哪天倒了,后果不堪设想。
就这样,王志启担起了牵头的担子,召集7房堂兄弟,修缮祖屋。可请人大致一估算,完全修好要花费要近百万元。
“一听费用,大家都吓傻了。”后来,王志启又找到文物部门,却得到了“谁使用,谁维修”的答复。
“我们都是农民,怎么修得起,祖宗的财产我们又不想卖。”七户人家都犯了愁。
户主联合贴出英雄榜
召集热心人士出资修房
“我们修租屋,也不图什么,就是想保护文物,让子孙后辈们以后能看看,不想让老祖宗的遗产毁在我们这一辈手里。”王志启说。
后来,在澧浦村村委会和澧浦镇镇政府的帮助下,筹得了3万元的补贴。但这个数字,对老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家族的人好几次召集在一起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另辟蹊径,贴公告,吸收民间资金,邀请外面的热心人士出资修房子。作为回报,房子修复后,给投资者占有、使用30年。
这个办法得到了7户人家的一致认可。在王启志的堂弟王建忠看来,给别人30年的使用权,比房子倒掉要好。
就这样,在村里的支持下,大家一起拟写了启示,在澧浦村三四个地方进行了张贴。20多天过去了,目前还没有人来“揭榜”,他们都很着急。
文保部门表示这种做法可行
但明确使用者不能用于经营
那么,作为文保点,王志启他们的这种做法可行么?
澧浦镇澧浦办事处主任陈兴福介绍说,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王志启就找到他,想把植槐堂的所有权转给澧浦村村集体,让村集体来修缮。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落实。
“村集体资金和私人资金有困难,他们想出这个办法,是可行的。”陈兴福说,他建议王志启他们再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修缮要多少钱,投资者能从中获益多少,简单估算之后,再确定给出多少年的使用权。”
另外,陈兴福也表示,有使用权,但并不代表能随意使用。修缮好之后,7户户主要向使用者开出一定的条件。“老房子的安全方面,尤其是消防安全一定要做好;毕竟房子在村中间,不能产生太大的噪音;周边的环境卫生也要有所保障。”
另外,记者从金东区文化与文物监察大队大队长黄亮那了解到,文物保护局有明文规定,“谁使用,谁维修”,但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也会有一部分补助资金,不过一年只有20万元,而金东区文保点却有161个。黄亮也赞同村民的这一做法,但同时他也提醒,使用权可以给,但文保点是不能用来经营的。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