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滨谈大遗址保护:让躺在书本里的历史“走出来”

      【嘉宾简介】

      陈同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历史等研究。

      【嘉宾讲述】

      洛阳作为全国重要的大遗址保护片区,在处理大遗址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上,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创造了切实可行的大遗址保护“洛阳模式”,值得关注。

      目前,全国共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4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44家。其中,洛阳的隋唐洛阳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偃师商城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二里头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在筹建立项。

      考古遗产是一种容易损坏、不能再生的文化资源。因此,土地利用必须加以控制并合理开发,把对考古遗产的破坏降到最小。在遗址区内进行规划时,应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区域,严格控制这些区域的建设活动,确保古迹和历史区域环境不遭到破坏。

      在遗址区外,可加快城镇化进程。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深入挖掘大遗址的内涵和价值,把大遗址保护同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成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开放式遗址公园,最大程度惠及群众。

      应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通过3D电影等数字化手段,呈现与遗址公园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等,使静态变为动态,让躺在书本里的历史“走出来”,使遗址展示既生动直观又通俗易懂。同时,可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各类博物馆建设步伐,确保大遗址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洛阳大遗址保护工作有经验、有亮点,相信在未来的保护和开发中,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