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区固形传神保护古建筑

      今年来,屯溪区大力实施徽州古建保护利用工程,通过项目引领、业态打造、嫁接市场,一方面为古建固形,一方面传承徽州建筑的精气神。截至10月底,72处列入今年保护工程项目已完工69处,另外3处正在进行扫尾,共投入资金9920万元,超年计划投入1030万元。

      老街背街小巷改造是屯溪区今年实施的6个古建保护重点项目之一。背街小巷居住条件差,多数住房存在安全隐患,而普通老街居民收入较低,缺少自行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该区通过实施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还对危旧建筑进行保护,通过业态打造唤醒“沉睡资源”,实现了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3832万元,283户居民搬迁入住安置点“沐春家园”,腾空28幢古建筑,建成并开放徽工坊一条街、古玩艺术珍宝博物馆。外边溪实施7幢古建筑修缮、恢复重建,其中5幢已完工,2幢正在扫尾,3条街巷的基础设施改造同步进行。黎阳老街在优化环境的基础上,完成了石家大院、黎阳老屋、黎阳街48——3号和梁家大院的修缮,并通过招商引资对3处古民居进行业态打造。

      屯溪区共有古建筑180处12类,包括2条古街、2座古牌坊、13座古桥、12处古井和12处古碑等。该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思路,广积多方力量保护利用。在原有古建筑修缮、执法、专家队伍的基础上,选聘招募100名文物义务监督员,参与徽州古建筑保护工作。除了安排区级专项资金,累计争取文化文物古建筑等各类资金715万元,国保单位程氏三宅修缮、程大位故居规划以及程大位保护展示工程三个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编制珠算博物馆展陈改造方案获省文物局专项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和社会资本运作,使古建筑焕发新活力,黎阳老街融合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引进非遗展示、酒吧民宿等业态入驻;叙微舍、徽堂一号等极具特色的酒吧客栈,成为游客的好去处;吴中明坊、吴蔚起坊、百鸟亭等一批古建筑经过修缮后,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