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景区“禁止拍照”须遵守

      带上相机和发现美的眼睛,摄影已经成了人们旅途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国内外很多文物景点、博物馆、展览会,游客们经常可以看到“禁止拍照”的提示牌或是工作人员的提醒,在一些特定的场所或是特殊的国家,拍照甚至存在著避讳和禁忌。

      我国国家文物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颁布了《关于加强文物影视、照片拍摄管理工作的通知》,作出了对包括书画、丝织品、壁画、漆木器等在内的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原则上不得拍摄,文物拍摄必须维护国家各项权益,保证文物的安全等规定。

      但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如果不能拍点照片留念,便会心存遗憾。很多人对于禁止拍照的规定颇不理解,拍照又不会损坏文物,为什么禁止?

      从文物保护的目的出发,除了雕塑、青铜器、陶瓷、印章等文物外,书籍、档案、碑帖、皮革、皮毛、羽毛、水墨画、书法、竹木漆器等光敏性文物一般都不允许游客拍照。因为木材、纸张、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拍照时的闪光灯,特别是氙气闪光灯或高亮闪光灯的反复光照,破坏性很大。国内很多木质结构古建筑、壁画石窟等,建筑上的彩漆容易褪色、脱落,拍照时,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其破坏也很大。

      在国内外大多数博物馆展厅,“禁止拍照”随处可见,除了文物保护的考虑外,版权以及文物安全也是重要的衡量因素。诸多展厅展出的不仅是私人收藏文物,其陈列形式也凝聚著劳动和智慧,擅自拍照容易被其他单位、个人模仿,展馆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引发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同时,若有人完整拍下展厅的方位、结构、线路及安保情况等,可能为图谋不轨者提供相关作案条件。

      此外,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寺庙和教堂等涉及宗教的场所,都是相当严肃和谨慎的拍照禁区。面对宗教禁忌时,游客需格外小心和注意,对各类寺庙教堂给予足够的尊重,切不能抱著侥幸心理进行偷拍。

      不可随意拍照的国家(小贴士)

      沙特阿拉伯:在沙特阿拉伯,未经本人许可,不能在公众场合拍摄当地人,尤其是妇女。否则,宗教警察将予以阻止、曝光底片或删除图像。严重时还会受到该国法律的制裁。

      韩国:在韩国,拍照是有严格限制的。一般来说,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航拍和在高层建筑俯拍也属被禁范畴。

      泰国:泰国是佛教之国,每尊佛像无论大小,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游客绝不能攀爬拍照或做出不敬之举。此外,泰国僧侣和王族的社会地位相当高,游客将他们摄入镜头也是不允许的。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一般不喜欢游客为他们拍照,尤其是偷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