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拉卜楞寺文物古建筑修缮引入敏感“消防神经”

      甘肃甘南州公安消防支队16日发布消息披露,有“世界藏学府”之称的甘肃拉卜楞寺包括6大学院和各佛殿等文物古建筑修缮目前正有序推进,作为施工重点的消防工程建设将覆盖整个寺院。

      10月15日,甘南夏河县消防部门联合当地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进入寺院各施工地点现场勘察、调研、规划各类消防设施安装的合理位置。

      在拉卜楞寺寺管会负责僧侣的引导下,工作组先后对该寺六大学院以及所有佛殿进行实地勘查,按照建筑图纸资料,详细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位置,确保灾情突发时,发挥重要作用。

      期间,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结合寺院佛殿大多采用土木结构,耐火等级低,火灾危险性高、灭火救援难等特点,要求施工方紧密结合电改、水改、房改、路改工程,规范安装各类消防设施,开展建筑消防工程建设。

      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同时叮嘱寺管会负责僧侣在各个施工现场要设置防火标语,配备灭火器材和水桶等灭火设备;严格用火、用电制度,严禁违章动用明火,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气设备,确保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

      负责拉卜楞寺建筑消防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说,拉卜楞寺6大学院以及所有大、小佛殿院内将全部安装地下消火栓、室内温感器、火灾自动预警系统和消防水池等一系列消防设施,全套设施将全部覆盖寺院所有学院和佛殿,同时也给拉卜楞寺“植入”敏感的“消防神经”。

      据称,各类建筑消防设施安装完毕后,僧众们可以利用现有设施及时防范和快速处置火灾险情,整套消防设施将为寺院树起一道坚固的消防安全屏障,使拉卜楞寺达到国家一级风险单位安防标准。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的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也是一座学科齐全、修习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其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后经历代扩充修建,现有佛殿、学院、囊欠等文物建筑群54座,僧舍院落500多座,占地面积41.5万平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