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文保单位杨宇霆墓残破:变垃圾场骡马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杨宇霆墓很破旧

      杨宇霆墓损毁严重

      据记载,杨宇霆陵墓位于法库县蛇山沟村,占地面积15亩,呈正方形。正门前建有上马石和三重四桶式拱桥,桥北矗立宽高各约七米的重檐式牌楼,雕金缕银,玻璃碧瓦。大门两侧有法库文化名人阎宝海先生撰书对联。

      园内通往坟墓的是青砖铺就的甬道,两侧排着用唐山绵石精刻的华表,立仗着猪、马、牛、羊、鹿、驼、象等石兽和文武石人翁仲。

      但多年来,杨宇霆陵墓迭遭严重破坏,已经不复当年风貌。

      10月7日前往杨宇霆墓的网友@围脖置顶,向记者描述了现场的破败情况。他说:“只有牌坊保存得还比较好,拱桥护栏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华表、石兽大都已经倒了,有些精巧的部分都被人砸坏盗走了。而且整个文物保护区内,到处是垃圾,还有农家的牲畜,就拴在石人翁仲上。”

      在走访中,网友@围脖置顶还在一些村民家的墙基里,发现了墓园里的石雕。他说:“这里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只要稍加整理,就是一处很好的历史遗迹,但是现在就这样放任着荒废,实在是太让人心痛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沈阳网友@围脖置顶日前发微博呼吁: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宇霆墓目前已残破不堪,变成了天然的垃圾场、骡马圈,希望尽快从实质上保护起来。

      昨天,杨宇霆墓所在地法库县法库镇蛇山沟村村支书王林,在接受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社会上有更多人来关注杨宇霆墓,以便能够更好地保护这处日渐残破的沈阳市级不可移动文物。

      村支书希望社会多关注

      63岁的蛇山沟村村支书王林坦言,事实上,杨宇霆墓的保护工作比前些年已经好多了。他说:“现在村里已经不让在保护区里挖土、堆东西了,但是没有办法不让走人,村里人下地这里是惟一的一条道,不让走都跟你吵。有的时候,也就难免有人把牲口拴在那些石人身上。”

      王林介绍,两年前村里用挖掘机在墓地周围挖了壕沟,但是因为水大,现在壕沟基本也已经平了。村里之外,县、镇两级政府,在杨宇霆墓的保护工作上,做了哪些工作呢?王林说:“以前没给过钱,今年说是给钱,但是给多少钱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也就没办法安排专人来管理,就让护林员兼管,设专人看守也没那个钱啊!这里算是林区,林业局有设备,可以围着保护区建一圈铁丝网,那样管理起来就好一些。但是这个事村里说了没用,要镇里、县里沟通才行。这个事儿,你们媒体招呼一声比我们村里好使,我们也希望能想办法把这里保护起来。”

      沈阳市文物局相关人士也表示,他们会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就杨宇霆墓的保护情况进行调查,以便能够更好地保护好这处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