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历史宋代古桥频现摩托 回应:新桥在设计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延寿桥始建于宋建炎元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绶溪公园是沿延寿溪和荔涵大道而建的狭长的滨溪公园,位于原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绶溪钓艇”景区内,延寿桥是公园溪面上的一座古桥,至今已近900年历史。

      近日,有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常有摩托车由桥面驶过,对文物保护不利。记者发现,骑摩托车经过古桥的多为公园对面延寿村的村民。公园管理方表示,禁行难施行,因为不方便村民出行,正在设计的跨河大桥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现状。

      市民:摩托车上桥 桥面松动、开裂

      王先生说,自己在延寿桥附近居住了20多年,对古桥有着很深的感情。

      “可这些年来,古桥似乎渐渐衰落。”王先生说,有许多村民为了省时不绕路,直接开着摩托车从桥面经过。“久而久之,桥面的石板开始松动甚至开裂,脚踩上去有些都会翘起来,大家都觉得很可惜。”王先生说,桥头已立牌禁止机动车通行,可为何遵守的人寥寥?

      王先生说,特别是在夜晚的时候,许多市民都在桥上闲坐聊天。“这时候摩托车开上来,大家只能相互避让,桥面本来就不宽,这样一来显得很拥挤。”

      王先生告诉记者,骑摩托车上桥对骑手本身也不安全,“上桥要经过石阶,并非平坦桥面,摩托车开上来行驶路面凹凸不平还要加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米,宽2.6米,高8.5米,跨径7.5米。桥畔今存南宋龙图直学士陈密题书“延寿桥”石碣一方。古桥为石构,造型古朴,雄伟壮观,历尽沧桑不改原貌,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管理方:新桥正在设计中

      昨日上午,记者在绶溪公园延寿古桥看到,桥下有块2012年7月设立的告示牌,上面对延寿桥的历史做了简介,同时告知游客,大量摩托车经过可能会造成石板开裂、桥墩下陷。为保护文物,告示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过古桥,延寿村村民可绕道行驶。

      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断有摩托车上桥行驶进入对面的延寿村。因为桥下有台阶,骑手上桥时车身不稳又要加速,看着着实心惊。

      对此,公园管理方莆田市城市园林服务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说,公园对面是延寿村,古桥曾是该村的一处村道,村民们上下班、孩子上下学都要由此经过。

      “当时我们提出机动车禁行,遭到很多村民反对,甚至将栏杆砸坏。”据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封闭古桥,村民到河对岸需要绕行数公里的路,确实十分不便。“所以现在也只能放行,但是还是希望村民从保护古桥的角度出发,尽量少在桥面上骑摩托车。”

      该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大量摩托车经过,现在桥面确实出现石板松动的迹象。目前部门正在设计跨河大桥,之后将着手建设,跨河大桥建成后,延寿村村民就可从新桥通行,古桥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延伸阅读

      延寿桥 建于宋朝

      宋建炎元年(1127年)时,邑人李富在溪南延寿村,发动群众捐资兴建延寿桥,至今已近900年历史。

      青石板桥长93.5米,宽2.6米,高8.5米,跨径7.5米。桥畔今存南宋龙图直学士陈密题书“延寿桥”石碣一方。古桥为石构,造型古朴,雄伟壮观,历尽沧桑不改原貌,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