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布胡同:浓浓文艺范儿中的梁林故居
2014-09-03 11:08:40 作者:王立立 来源:千龙网 已浏览次
俗话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赛牛毛”。北京的胡同不仅是城市交通的脉络,更是历史发展演变的舞台。每条胡同都记录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故事,承载着北京上千年的厚重积淀。请追随记者的脚步,走进胡同深处,探寻尘封的历史故事。

宽敞的能过车的东总布胡同。
这里的文人范儿很浓,曾留下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茅盾、张光年、赵树理、萧干常在此出入;
这里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有过火烧赵家楼的激情;
这里修建了北京城第一条柏油马路,即使到今天也是为数不多的宽敞到足以让汽车进入的胡同之一;
这里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北京总布胡同。
其实,“布”是一个讹字,本来应该是“铺”:总铺胡同。要知道,“铺”可是元大都时期最基层的居民社区和行政管理单位,后来为明代所沿用。总布胡同历史之悠久,足以考证。

透过围栏的缝隙,看到新建成的“梁林故居”。
一片荒芜的“太太客厅”
从北京站往北,进入朝阳门南小街,遇到的头一个东西向胡同就是总布胡同。这个小十字路口以东,称“东总布胡同”,西边叫“西总布胡同”,“东总布胡同”以北还有一条南北向的“北总布胡同”。
别小看了这条只有394米的胡同。在20世纪30年代,北总布胡同24号院有一个让无数文人墨客向往的“太太客厅”。她的主人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日前,记者实地走访了这条胡同,却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梁林故居”。
直到快走到胡同的尽头,遇到在路边坐着的商奶奶,她告诉记者:“姑娘,你已经找到了。”我好奇不已。“前面蓝色围栏挡着的就是。”
我转头往回走。透过围栏的缝隙,看到一幢崭新的灰色院落,似是刚刚建好不久。但旁边却是杂草丛生,大面积的地面则是乱石成堆,上面铺着绿色的施工防尘布。远处金宝街上的高楼与此处的荒芜是那么不协调。
遥想当年,政治学家张奚若、经济学家陈岱孙、逻辑学家金岳霖、物理学家周培源、更有名满天下的胡适、沈从文、叶公超、朱光潜正是这里的座上客……一杯清茶、些许点心,谈文学、说艺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如今,高谈阔论的谈笑声渐渐远去,昔日辉煌的“太太客厅”已然无法复制。
“大拆大建好几次,现在新建的也跟最早的不一样了!再也回不去了。”商奶奶在这条胡同已经住了50多年,说起“梁林故居”的原貌,唏嘘不已。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生没有自己的房产,在北总布胡同租住的7年,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光。
然而,半个世纪之后,“梁林故居”历经三次拆建。先是1988年,故居内的假山、树木被清除,东厢房被拆除,院中建起了三层红砖楼房;2009年,故居的门楼、西厢房被损毁;2012年春节刚过,本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北总布胡同12、24、26号院,被开发商“维修性拆除”。
最终的结果是,北京市文物部门明确表态,对开发单位华润集团处以50万元的罚款,并责令按照“梁林故居原状”,进行恢复重建。
直至今日,重建何时结束遥遥无期。
中国美术的记忆
与“梁林故居”紧挨着的北总布胡同32号,是曾经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所在地。
2012年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华润用地置换,新的人美社办公地转至东三环。如今,新的办公地还在建设中,旧的只剩下老人美的大门,依稀能看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七个大字的斑驳影迹。

老人美的大门,依稀能看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七个大字的斑驳影迹。
最近,一本名为《北总布胡同32号》的书问世,格外受人关注。作者林阳先生正是现任的人美社总编辑,书里记述了12位已故的艺术家,都曾经在人美社工作。
萨空了、邵宇、古元、邹雅、徐燕孙、王叔晖、刘继卣、任率英、曹辛之、卢光照、黄苗子、秦岭云。这些名字,记者也感到陌生。但说起他们创作的《西厢记》、《大闹天宫》、《白蛇传》等连环画、年画,经历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可是熟得很。
人美初创,艺术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创作连年宣(即连环画、年画、宣传画)。“当时国家文盲数量非常多,画比文字相对能看懂。”林阳说。“这里被誉为美术新思潮的发源地之一。各地的画家朋友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是必去的地方。别看创作员不多,但人人都有个性,都是美术创作的领军人物。”
“任率英就称得上人民的艺术家,他创作的诸多年画作品,发行量很大。他的9张年画一次印刷量达1700万张,这个数字没有人打破。”林阳说。
再过不久,这最后的大门也要拆除了。看门的张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在这也看不了多久了。“也就再过个把月吧,这里就彻底没有老人美的痕迹了。”
火烧赵家楼的激情
北总布胡同不宽,距离“梁林故居”不远,一幢4层高的淡粉色小楼根外引人注目,赵家楼饭店的招牌老远就看得见。

现在的赵家楼饭店。
走近了,能看到饭店的外墙上,镶嵌着一块“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遗址”铭牌。上书:1919年5月4日,当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北京三千余青年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会后,高呼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前往赵家楼卖国贼曹汝霖住宅,痛打了章宗祥,曹的住宅也起了火,这就是“五四”运动中著名的“火烧赵家楼”事件。
往昔的曹宅如今已经变身饭店。一层大厅有一面文化墙,古色古香的红木展板上展示了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背景和经过。二层宴会厅内也有一系列当年的老照片,成为独特的装饰。
赵家楼饭店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火过后,赵家楼东院、西院烧掉了七八间房子,其余没有烧掉的也狼藉一片。现在旧址上的赵家楼饭店东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70年代又扩建了西楼。目前饭店对内是北京军区司令部招待所,对外是赵家楼饭店。
1984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和共青团东城区委联合在东院墙上镶嵌了遗址铭牌。同时,这里还成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到清明节或者一些革命纪念日,很多小孩子会到遗址参观。”商奶奶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