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年历史明代古桥遭车辆破坏 管理员无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栎阳桥上不时有大车来来往往

      在阎良区北屯街道办桥东村西南的清河上,有一座将近400年历史的明代古桥栎阳桥,据史书记载,栎阳桥一直为临潼连接阎良等地的交通咽喉,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不过,从今年4月份开始,因为附近的桥梁大修,很多车辆需要借道古桥通行,车辆密集时,古桥上甚至同时有多辆卡车,这让附近居民心疼不已。

      古桥现状有些凄凉

      昨日中午,记者找到了这座位于阎良区市区南边7公里处清河上的的古栎阳桥,桥长30多米,宽7米左右,但如果不是当地居民指引,根本看不出这座桥是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过往车辆较多,桥两边的土路被轧得凹凸不平,还有积水,车辆不得不小心通过,不时还会有底盘较低的车辆陷进坑里。桥面上满是碎石,车辆经过时扬起很大的尘土,桥两侧的护栏也有多处被撞断。

      桥下河道里长满杂草,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桥下的河道两侧被倾倒了很多垃圾,一部分桥体已经被掩埋了。

      “这些护栏都是被过往的车辆撞断的,断了之后也就没人管了,一些石栏杆就被丢在桥下。”附近村民说,“以前这座桥很破,2005年的时候被整修一新,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实在很让人心疼。”

      限重1.5吨桥上经常挤满车

      桥头有一个告示牌,上面标明古桥是允许车辆通行的,但是有明确的限高、限宽以及限重规定,限高是2.2米,限宽1.8米,限重1.5吨。

      不过记者发现,在桥上通行的车辆经常挤满桥面,多的时候有四五辆,已经远远超过了1.5吨,而其中一种拉沙车的单车重量就超过了4.5吨。在桥北,记者看到了一个称重站,但是里面并没有管理人员。

      附近村民讲,1994年古栎阳桥上游150米处建了一座新桥,桥北和阎良市区的迎宾大道相连,平时供机动车辆通行,但是从今年4月份起,那座新桥重新翻修,部分车辆就分流到这里,翻新工程本该在7月5日完成,可不知什么原因,到现在新桥也没修好,古栎阳桥就只能继续发挥作用。

      “毕竟是明代的古物,再怎么结实,让这么多汽车来回通过,对桥也有损伤,对过往车辆来说也不安全啊!”村民李师傅说,“周围的环境太差了,怎么看这里都像是一个普通的桥,一点儿都没有历史的味道,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东西不被好好保护,看着确实挺不舒服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