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2014年度抗战文物保护经费达2亿元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28日透露,今年年底前,中国将新增开放29个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简称“国保”)抗战文物点,投入专项保护经费超过2亿元人民币。

      “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座谈会”28日在北京召开。

      据统计,在“国保”单位中,与日军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直接相关联的有88处,加上伪满时期产生的涉日文物以及与抗战有间接关联的共有186处。除此之外,在各地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还有大量的抗战文物,数量远远多于“国保”单位。这些文物大致可分为罪证类、战争类和建筑设施类,形式有监狱、尸骨坑、铁路、桥梁、地道、炮台、兵工厂、标语墙等等。

      励小捷表示,在2014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对昆仑关战役旧址、辽源矿工墓、侵华日军东北要塞、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等项目安排了约2.09亿元人民币,用于补助46个抗战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修缮抢险和展示利用项目。

      事实上,近年来,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已经得到全民的关注。2000年以来,七三一部队遗址申报世界遗产逐渐成为社会各届人士热议的话题。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该馆近期正式启动了七三一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勘探68.3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7000平方米。

      昆仑关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为数不多的胜利战役之一,昆仑关战役旧址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石质文物建筑最多的抗战纪念遗址。广西南宁昆仑关战役旧址管委会主任桂文志介绍,近年来建成了昆仑关战役博物馆,该馆由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长子戴复东设计,是广西唯一的抗战专题博物馆,同时修复了昆仑关古关楼及古驿道。

      “加强抗战文物保护利用,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国民教育和警示功能。”励小捷说,今年年底前,中国将新增开放29个“国保”抗战文物点,新建9个抗战纪念馆、陈列馆。另有大批工程项目将于明年竣工,届时中国的抗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将实现整体的提升。

      目前,一部分抗战文物仍作为政府部门等的办公场所或公共设施使用,这其中不乏日军受降地——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上海的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等。

      对此,励小捷指出,各级文物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协助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同时争取在人员流动较大、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地方开辟展示空间,进行局部开放展示,或者在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短期开放展示。如,吉林长春伪满州国综合法衙旧址长期以来一直由某医院使用,在文物部门的推动下,医院决定开辟局部文物展陈,目前正在抓紧对其中的“大法庭”旧址进行修缮和内部展陈设计,9月3日将正式开始长期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