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掠文物是“日本国有财产”?中国民间发声明驳斥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是日本国有财产?针对日本宫内厅这一论调,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27日发表声明指出,将本属于中国的文物窃为己有后妄图合法化、正当化,这是在颠倒黑白。

      8月上旬,中国民间首次对日追讨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当月25日,日本《产经新闻》发表题为《反日运动的新借口?》一文,将文物出现在日本皇宫这一现象,解释为“日俄战争中占领旅顺的日本军队将石碑运出,作为战利品献给了明治天皇”。

      文章称,日本宫内厅(负责日本皇室事务)对此表示,“石碑是日本的国有财产,尚未公开展示”,还就返还要求表示“目前无法发表评论”。该文同时引用历史文件,认为中方已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并进一步质疑,中国民间团体是否有资格要求返还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中日关系研究者还提出质疑:“比起偿还的要求,更多是想抹黑日本的形象。”

      对此,最先发出对日追讨文物号召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于8月27日发表声明,对日媒刊文中的质疑一一驳斥。

      该联合会认为,日媒使用“日本军队将石碑‘运出’”这一表述,实为粉饰其掠夺行径。

      针对日本宫内厅“石碑是日本的国有财产”一说,声明指出,这一观点是本末倒置、颠倒黑白,将本属于中国的文物窃为己有后妄图合法化、正当化,绝不可能得逞。

      事实上,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碑文记载了中国唐朝中央政府册封东北地方政权,从公元714年起就矗立在旅顺,最后在1908年被日军掠走。从书写的文字、原先存放的地点,以及根据相关国际法准则,均属于中国文物。

      此外,针对日媒“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已写明中方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的主张,该民间团体表示,这一历史文件从来没有说过要放弃民间赔偿,也没有放弃对文物的追索权利。

      “反省历史,归还文物,有利于中日友好,也是日本的正确出路。”中国对日索赔联合会在声明中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