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大拆大建 苏州8成运河遗产点保留原地原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平江路巷子两侧是粉墙黛瓦的民居,这里的老住户们依然过着传统的日常生活。

      平江历史街区是大运河苏州段申遗点段之一,1986年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来苏州游玩的人必去的景点之一。如今的平江路上,巷子两侧是粉墙黛瓦的民居,住在这里的老住户们依然过着传统的生活:清晨,有衣着朴素的妇人在河岸边漂洗衣物;傍晚,河岸边的煤炉散发着袅袅炊烟……

      目前,在苏州段运河遗产点中,八成以上保留着原地原貌。800年风风雨雨,平江历史街区为何能基本保持原貌不变?在大运河遗产保护过程中,摒弃大拆大建,保护性修缮成为苏州的关键词。

      规划先行 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原貌

      7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凿江南运河,苏州段作为江南运河的重要区段,正式纳入大运河体系。自安史之乱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苏州已成为漕粮的重要生产地、征集地和起运地。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申遗过程中,苏州亦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州市文物局文物处主任王嘉明告诉记者,苏州共有山塘河、虎丘塔、盘门景区、平江街、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古纤道七个申遗点,其中大部分是国保单位。“苏州大运河虽是江苏省遗产段的一个小部分,但也是分量较重的一部分。”他介绍,大运河苏州段水道最早开挖于春秋时期,是江南运河段雏形,隋代起成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河道。

      “大运河经过苏州的时候,把整个城市都环绕其中。可以说苏州与水分不开,更与运河分不开。”现在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的古城门盘门,不但有陆门,还有水门与大运河连通,船只可直接入城,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保持元末明初时的旧貌。王嘉明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州就提出了打造盘门景区的构想,盘门也首批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从那个时候起,苏州就对盘门进行了保护,所有规划皆由文物部门把关,新建建筑等影响旧貌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保持原貌已成为当地遗产保护的关键词。在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内,王嘉明指着其中一些历史资料和老照片告诉记者,画面中“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风貌八成以上都能在原地找到。他说,苏州多年前就规划了运河及遗产点的保护工作,并出台了强制性规定,对古城区及历史文物周边环境景点进行保护,对其建筑的高度、形态、风貌都有严格标准。

      摒弃大拆大建 保留居民原始生活气息

      古镇古街巷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为打造历史街区,很多地方对原住民进行大规模动迁,再进行改建,由此带来的对古建筑的损毁不计其数。此次大运河申遗中,徐州和镇江最终皆无遗产点入选,原因多为遗存缺失、文保不力。

      在苏州碑刻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块南宋碑刻——《平江图》,是全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碑刻城市地图。碑刻上,苏州城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被称为“双棋盘”格局。800年后,这种格局也被基本完整保留了下来:小桥还是那些小桥,流水还是那些流水,人家还是那些粉墙黛瓦。

      王嘉明介绍,在遗产点保护中,苏州摒弃大拆大建,而是以污水支管到户、居民院落整修、环卫设施改造、破损路面修复为重点,开展河道清淤、码头修整、管线入地等建设,力求保留这里原有的生活状态,展现原有的历史面貌。一方面,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不用再担心“大河有水小河满,煤炉拎到桌上烧”的生活;另一方面,让游客在老街中感受苏州原生态的慢生活。

      因保护工作出色,2005年,平江历史街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2009年入选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2010年入选中国城市遗产保护经典案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会对该区保护规划的评价是:“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它在历史风貌保护、社会结构维护、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历史街区是可以走向永继发展的。”

      为了恢复运河原貌,苏州对周边工厂进行了搬迁、对违建予以拆除,对运河边上一些废旧小仓库和不协调的风貌进行整治修缮。申遗成功后,当地还成立了遗产点监测预警办公室,对运河周边环境进行常年监测。未来,一些工业遗产建筑、历史建筑、古桥梁、泊岸、码头等和大运河息息相关的区域也将被纳入监测范围,由文物部门牵头,联合相关单位有效保护,努力做到“原地原貌”式的修缮。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