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报:中国专家呼吁建立长城保护基金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月13日,工人在秦皇岛板厂峪长城修复现场施工。板厂峪长城是秦皇岛境内明长城中精华地段之一,此段长城东起平顶峪望海楼西洼,南止义院口小岭洼,长约7.5公里。

 

      印媒称,一位中国专家说,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万里长城保护状况令人担忧,不负责任的工业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了对长城的破坏。

 

      据印度《印度时报》8月16日报道,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吴国强在一个座谈会上说:“明长城(1368年至1644年)的近四分之三状况堪忧,只有不到10%的部分相对状况良好。”

 

      中国长城学会创立于1987年,致力于长城的研究、保护和修缮。

 

      新华社的报道称,吴国强说,人类和大自然都对长城造成严重威胁。

 

      长城是一种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陆续修建到17世纪。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报道称,长城是中国旅游宣传的代表,每年有超过400万游客参观长城。长城的门票是17美元,游客可以参观各段长城,北京地区的尤其受欢迎。

 

      吴国强说:“拯救和保护长城刻不容缓。”

 

      地震、洪水、风蚀等各种自然因素对长城造成破坏。此外,人类的活动是罪魁祸首。

 

      吴国强说:“破坏长城的人类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吴国强说,人们从长城上取砖取土,甚至在长城上种植作物。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边远地区,很难管理。

 

      报道称,更糟糕的是,长城经过很多偏远地区,这些地区非常贫困,当地政府没有资金和技术来保护那里的长城。

 

      吴国强呼吁要建立长城管理体系,确保长城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建立长城保护基金会;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长城。

 

      吴国强说:“长城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识别程度最高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必须让长城‘活’起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