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千年武庙与废品收购站相邻 文保环境堪忧
2014-08-19 10:42:50 作者:高淑萍 林丽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庙宇是信众尊崇的一个信仰依托,香火缭绕的漳州武庙历经千年,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信仰。但是,与武庙一墙之隔的是一个废品收购站,堆积如山的废品积压在武庙的墙边,周边的民居也仅挨武庙,防火隐患突出,文物保护环境令人担忧。
漳州武庙原称关圣庙,始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7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台湾信众认定的三大在闽香缘祖庙之一,也是漳州与台湾开展道教与关帝文化交流的代表性宫庙。
武庙遭废品民居包围 安全隐患突出
记者近日跟随漳州市武庙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张成才来到废品收购站,看到这个收购站简易搭盖,其中堆满废弃塑料瓶和塑料废品,很多收购来的东西都一袋袋紧靠在庙宇的墙上。庙宇北侧原有一个侧门,但是由于外面废品堆积,每次有香客进香时,庙宇负责人都只得将侧门紧闭。
张成才告诉记者,这个收废品站已经在这里经营六七年,庙宇旁边存在废品收购站,对庙宇存在很多诸如火灾之类的安全隐患。
武庙庙祝黄亚潭(庙祝:寺庙中管香火的人)表示,武庙是漳州对台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漳州对台交流重点宫庙,每年都有很多台湾香客前来朝拜。武庙的现状不仅没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同时,堆积如山的废品可能也带来细菌,这对香客的健康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文物保护显尴尬
漳州武庙于1988年获评为漳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张姓负责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没有明确的保护地带,但是有要求建设部门会同文管部门去执行,最终却是一直没落实下来。”
直到2012年,漳州武庙欲申报第八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申报文件里才提出建设控制范围。据悉,武庙的保护范围是主体建筑4至5米,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范围外延4至10米。
而武庙周边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除了堆积如山的废品,武庙与周边居民的住宅也只隔了一条狭小的巷子,规划杂乱无章,各类电线纵横交错。
芗城区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蔡智庆表示,关于芗城区的文物保护,之前市里面有说要移交,但是现在还未全部移交过来。对此,漳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张姓负责人亦表示,“目前武庙的具体保护范围的认定和解释权还是在市政府。”
记者了解到,目前废品收购站的用地是由芗城区东铺头街道办事处南台社区居委会租给他人经营的,武庙管委会负责人曾找到南台居委会,协商此事。但是,对方却拿出了一张有漳州市土地管理局盖章的土地证明。
对此,漳州市国土资源局业务科负责人李科长回应称,如果控制范围是为保护漳州古武庙而设置的控制线,那控制线的范围内是不能有其他建筑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