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石雕铁锈中"坐"了6年 专家表示展出选址方式不妥
2014-08-09 18:01:43 作者:黄卉 来源:新民晚报 已浏览次
9 件明清时代的大型石雕石刻,作为“展品”竖立在绿地中,一竖6年,玻璃罩肮脏,金属底座锈蚀,石雕结结实实地“坐”在了铁锈中,更有被盗窃的安全隐患。“这不是让无偿供展的热心人士寒心嘛。”近日,新浪微博网友“不冷不冰”向本报反映此事。昨天,记者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专家赶到现场,专家认为展出选址和方式值得商榷。
外罩肮脏底座锈蚀
昨天,记者在位于伊犁路虹桥路的新虹桥中心花园周边绿地内,找到了读者所说的大型石雕石刻作品,它们都有玻璃罩保护,旁边牌子介绍了石雕作品名称、年代和石质。
石雕作品有“白石鼓登”“青石双狮戏球须弥座柱础”“青石缠枝纹坐瓶”“白石八角开光石础”等共9件。根据牌子的介绍,这些雕刻作品是一位陈姓女士无偿供展的,石雕艺术品均作于明、清时期,体积较大。如今,放置它们的金属底座里外都已经锈迹斑斑,铁锈散落在玻璃罩内外,部分底座甚至锈成了蜂窝状;污浊的玻璃罩模糊不清,有的还出现了裂痕,被人用透明胶带简单“缝补”着;部分玻璃罩内的展品周围已经长出了茂密的杂草;几个展品侧面玻璃的粘合处,因脱胶而产生了宽约3厘米的裂缝,有心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撬开保护罩进行盗窃;而固定牌子的金属螺丝也生锈松动了,不少牌子上的文字积灰、部分脱落了。
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些文物已经放在这里好几年了,其中一个石刻的玻璃罩去年曾被人打破,有关部门派人来维修过。“平时看不到什么人停下来欣赏。”
专业人士连叹可惜
这些石雕石刻作品价值几何?陪同记者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王毅认为价值不俗。“看得出,无偿供展者陈女士很懂行,她提供的介绍十分靠谱,7件标着清代的作品看上去比较‘白嫩’,另2件标注明代的作品显然‘苍老’很多,可以看出相差了两三百年。”王毅的视线一直盯在2件同为“青石八角佛教经柱”的明代作品上。“上面刻画的佛像是明代风格,四面都刻着经文,因为年代久远,经柱表面剥蚀严重,形成厚重的包浆。”他说,2件明代作品文物价值颇高,清代的稍逊。“从风化程度来看,不可能是仿的,也仿不了,包浆非常自然。”
这些宝贝的“待遇”令这位博物馆专业人士连叹可惜。他说,玻璃罩看似保护罩,其实并不好。“在酷暑的烈日下,玻璃罩内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50多摄氏度。还不如把它们放置在自然环境下。”此外,2件明代“青石八角佛教经柱”作品放置在铁板上,铁板严重锈烂,加上玻璃罩框架底部金属部件锈蚀,石刻几乎“坐落”在铁锈当中。“对石刻非常不好。”此外,只要小偷有意,很容易砸破玻璃将展品盗走。王毅表示,这些石雕石刻的展出选址、方式、效果均值得商榷。“如果供展的陈女士有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可以提供场地,通过专业、详细的解读,做更好的展示。”
展出结束即将回收
记者联系了长宁区委宣传部和虹桥街道,转述了网友的反映。长宁区宣传部新闻办的工作人员回应表示,街道方面马上会派人加强对这些石雕作品的保洁工作,并尽快拿出整改方案。
之后,虹桥街道的杨先生,长宁区虹桥、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简称“虹桥办”)当时负责此事的田先生也主动联系了记者。原来,这些石雕是在打造虹桥街道“文化一条街”时,热心市民陈女士于2008年无偿供展的。平时保养工作由虹桥办负责。展出已于去年11月底结束,但石雕没有及时归还,陈女士也没有催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