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路:古寺湮没近百年
2014-08-06 15:06:03 作者:大洋网-广州日报 已浏览次
地名来源于明中期在此建起的长寿寺
长寿路就在鄙报附近,一天到晚闹闹嚷嚷,充满了老城区特有的市井气息。不过,把时光倒推几百年,这里却有一座气魄宏伟的佛寺,名叫长寿寺,“长寿大街”的地名,正来源于这座古刹。
根据《广东通志》的记载,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封疆大吏沈正隆得了重疾,各路官员纷纷去庙里烧香拜佛,比自己爹妈病了还上心。某一夜,沈大人梦见有一白衣女子踩着祥云来救他,并声称自己来自城西。沈大人梦醒后,病就轻了几分,几天后全好了。沈大人旋即下令,在今长寿路一带圈了近50亩地,盖起了一座古刹,取名长寿寺,供奉观音大士。
清代文人王世桢的《广州游览小志》记下了长寿寺的旧模样。王世桢写道:“寺西偏有池,通珠江,水增减应潮汐。池北为半帆,循廊曲折而东,为绘空轩,轩前佛桑、宝相诸花,丛萃可爱。由半帆并池而南,缘岸皆荔枝、龙眼……”这座可以凭栏观海、待月听潮的古寺,数百年来一直是西关数一数二的宝刹,前来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向来络绎不绝。
1905年,气数将近的清王朝大办新学,试图力挽狂澜。铁腕总督岑春煊将长寿寺全部拆掉,土地全部卖给商人,售地所得的60万银元拨作两广师范学堂的办学经费,寺庙旧址上则盖起了戏院和商铺,这座古刹自此消失殆尽,这把持续数百年的记忆,藏进了“长寿大街”这个地名里。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