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珍贵的海外文物回家
匆匆赶到距离法兰克福约30公里外一个小镇上时,拐了两个弯就看见一个仿烧北海的琉璃九龙壁,旁边一座独栋的房子,朱奎从房子后面的花园迎了出来。
带着记者来到后花园,朱奎接着在空地上烤肉。一会就张罗着吃饭,夫人嗔怪,“手指甲摆弄碳都弄黑了。”如果是初次见到朱奎的人,恐怕很难将烤肉的形象同大收藏家和大童话作家联系起来。朱奎北京话的话匣子一打开,很快就谈到了童话,也说起了收藏。关于这两个话题,他可一点也不谦虚,“现在德国的童话作家绝大多数都比不上我。”
朱奎1988年来到德国,在此之前,他在国内童话界是炙手可热的作家,他笔下的约克先生系列被翻译成德语等多种语言出版。至今国内童话界的人说起来还唏嘘不已,认为朱奎1988年出国之后就此封笔是中国童话界一大损失。然而,来到德国之后,身为童话作家的身份,却为他的收藏之路打开了一扇大门。朱奎的收藏以瓷器为主,说起自己和瓷器的结缘,朱奎讲了一个故事。
“因为过去我爷爷是开当铺的。我小时候记忆特别深刻,经常看见我爷爷提溜一个罐子出去,换几块钱回来。当时我趴我们家铺底下一看,都是这类的瓷器。”正因为有这么一段故事,朱奎从小就和瓷器打上了交道。等到后来写童话出名了,主办方邀请参加什么活动,他一定要求到当地博物馆去参观,因此也见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1988年1月,朱奎来到了德国。在法兰克福,他发现了一个让自己惊喜不已的新天地:法兰克福步行街和市政厅旁边的一条街道上,古董店和邮票钱币店比比皆是。来到德国之初,朱奎在餐馆里面打工,负责洗碗,每月工钱是1200马克。当他拿到第一笔工资之后,立刻出手买了一个宋家彩瓷器,花了1090马克,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收藏之路。
当德国媒体得知一个中国的童话作家有着收藏爱好,派记者前来采访并采写了报道。从此,一些手中有瓷器的德国人陆陆续续找上门来,有的找朱奎鉴定,有的干脆就直接拿来卖给他。几十年来,朱奎开过饭店,也办过公司,挣的钱大都花在了瓷器收藏之上。如今,朱奎家里四处摆放着各种宝贝。在客厅里面,朱奎随手拿起一件瓷器就能说出个让人惊讶的来历来,每件瓷器都价值不菲。朱奎介绍说,如今他的收藏已经有2000多件,中国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都有。他的藏品中不乏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之类的稀世珍品,甚至有部分藏品在朱奎看来简直就是孤品。
如今,面对着满屋子的宝贝,朱奎很感恩。朱奎表示,自己的很多藏品都是从八国联军的后裔手中购得,若不是当初来到德国,就不可能让这些珍品回到一个华人手中。
60岁生日之后,朱奎重新又拿起了笔,开始了童话创作。在他心中,拿个安徒生童话奖是自己作为一个童话作家的一个心愿。而对自己的收藏,除了少部分想要留下来做研究写书用之外,其他的朱奎希望有一天能运回中国,捐给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