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文物发展旅游暴露文保意识的单薄

      建电梯的初衷或许不坏,方便行走不便的客人登城浏览观光,但是放在文物保护的这盘棋上,当文物保护与旅游不能兼顾,甚至旅游有损文物时,还得“丢卒保车”,为了让文物“万寿无疆”,有时不得不牺牲部分人的权利,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西安方面拎不清轻重,不惜损害文物发展旅游,实际暴露了文保意识的淡薄。
      
      无独有偶,南京为了打造明城墙旅游观光带,不久前在明城墙保护区开工建设太平门,被国家文物局认定“违建”,责令停工。认真想一想,这样的一座仿古现代门建成后,既不是古迹,也不是文物,与600年前的“老古董”并列坐在一起,是多么的不协调,不伦不类。
      
      西安与南京古城墙都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属明朝文物,至今600多年,西安城墙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城墙也正着手申遗。但两地为了发展旅游,招揽游客,在文物保护区甚至直接在古城墙上大兴土木,让人大跌眼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钞票障眼,轻视文物遗产的价值,目光短浅。
      
      类似问题并非鲜见,近年来不少地方将旅游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全然不顾文物保护,干出了许多旅游伤文物的蠢事。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弥足珍贵,失而不可复得,当代人对文物文化遗产应心存高度的敬仰与敬畏,宁愿旅游经济放慢点,旅游收入少一点,也绝不能动文物的一根“毫毛”。文物保护不仅要保“神”,也要保“形”,即文物的外表与原貌,坐拥世界遗产之最的意大利有句名言:一根古罗马的柱子倒下了,扶起来它就不再是原汁原味的文物。
      
      据悉,西安、南京两地损害古城墙的工程都因未批先建、先斩后奏被叫停,西安电梯工程仍然寄希望于国家文物局批准。但在我看来,凡有损文物及文化遗产的建设工程,无论何种原因都该坚决刹车,一律“枪毙”,而且要严肃追究未批先建的责任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