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物大规模修缮启动 北京玉河南段将进行考古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只是大运河遗产保护刚刚迈出的第一步。昨天,市文物局召开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培训会,布置下一步保护计划。海淀区黑龙潭及龙王庙、朝阳区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将进行修缮。玉河南段将进行考古,考古面积约5000平方米。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文物局编制的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本市共有两处河道和两处遗产点入选直接申报名单。河道分别为通惠河北京旧城段(包括什刹海和玉河故道)、通惠河通州段,遗产点分别为西城区澄清上闸(万宁桥)和东城区澄清中闸(东不压桥)。
      
      目前,本市已有13处大运河遗产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文物部门已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大运河遗产区界桩、大运河河道遗产说明牌等安装工作,大运河遗产管理、展示体系初步建立。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申遗成功不是终点,今后,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点、段要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严格做好保护工作;尚未列入的其他后续项目,要继续加强运河相关遗产的保护修缮,把运河遗产保护修缮工作优先列入经费计划予以保障,争取早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一步,本市将组织对海淀区黑龙潭及龙王庙、朝阳区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进行修缮,对东城区玉河南区进行考古和文化景观恢复的研究工作,考古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
      
      另外,各区县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开展大运河环境整治工作。各管理使用单位还要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每月按时将监测报告报至所在区县文化委员会,并在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中录入监测结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