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破墙开店”?原来这个“小门”民国时就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保单位门口开了家小店

 

  淡黄色的墙体,典雅古朴的造型,中山北路101号是原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这栋著名的民国建筑墙体上,居然有人破墙开了一家店。这是怎么回事?记者昨天进行了探访。现代快报记者 吴怡

 

  文保单位“破墙开店”?

 

  “洗车美容”,刚走到中山北路101号,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古老的拱形门楼,而是这样一块硕大的广告牌。它斜摆在门口,格外醒目。而在黄色门楼大门边的一面墙体上,开着一家小店,玻璃门上贴满花花绿绿的招牌。现代快报记者进店一看,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箱包,是一家卖包的店。老板表示,店铺是租的,开了挺久了。“这家店啊,得有一年多了吧。”门口打扫的清洁工和门卫回忆。

 

  这样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口却开了家店,显得非常格格不入。“是不是人为‘破墙’,砸了个大洞建起的店铺?”一些市民和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里面成了“大杂院”

 

  除了门口的小店,这个全国文保单位内部的设施看起来也比较破旧。拱形门楼内部,到处悬挂或张贴着招生和洗车广告。穿过门楼,大院中间的喷泉建筑锈迹斑斑,而四周的空地早已变成一片停车场,两家洗车店在这里生意兴隆。主楼的门口挂着各种单位的名牌和招聘广告,走进去光线昏暗,墙体上到处可见白漆的剥落。左右两边的一间间办公室,早已被出租。书画院、旅行社、机票代理点,还有各种协会单位。

 

  早在2012年,现代快报曾经就“南京原国民政府最高法院破败成大杂院”进行过报道。当时南京市文广新局的负责人曾表示,这个文保单位一定会修缮,正在等具体的方案出台。两年过去了,这个“大杂院”修缮得如何?在外人看来,也许并不如意。

 

  鼓楼区文化局

 

  这是个误会,“小门”原本就有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致电鼓楼区文化局文物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的有人破坏文保单位的说法,是个“误会”。

 

  工作人员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这里曾经有很多违章建筑,门楼上这个“小门”当时被违建挡住了,里面原来是最高法院的门卫室。2012年,全市曾搞过一轮“大拆违”行动,将中山北路101号里面的违建一拆而光,“小门”才又呈现在众人面前。近年来,门楼上这个门卫室一直在租给不同的商家经营。

 

  有不少市民担心,这样一座重要的文保单位,却对外出租,会对文物造成破坏。对此,鼓楼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院落的产权单位是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房产处,以前多供给机关单位办公,近年来商用出租占主体。“但是我们会要求使用单位注意文物保护,绝对不可以对文物本身进行破坏。”这位负责人表示,经过检查,这处旧址的结构并没有被改变。2012年,南京市文广新局曾对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进行过调查,发现电路老化、房屋整体结构老化严重、木质构建腐朽、墙体开裂等问题,还存在几处违建。

 

  “违建已经全部拆除,近年来我们对于这栋旧址的修缮工作也一直在进行。2010年,我们就投入300多万对墙体的外立面进行维修,特别注重消防设施的维护,去年花了百来万,重新做了消防系统。”这位负责人称,前两年由于院内单位众多,管理混乱,多家单位还联合成立了物业委员会,对建筑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