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应该“活”在大众之间

      14日, 知名历史学者阎崇年在中国文化遗产日景德镇活动现场表示,要邀请全世界有意愿的人,就像去巴西看世界杯一样到景德镇古窑参加复烧和开窑仪式,共享陶瓷文化的盛宴。

      阎老这话说得好!但也给文化遗产保护者提了个醒,文化遗产不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文化遗产只有活向民间、活向大众,才会受到群众的真心追捧。古窑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罕有的“宝地”,古窑通过复挛复烧系列古代窑炉,以生产的方式保护传统手工制瓷,让散落在瓷都各地的陶瓷文化在这里能成规模地展现,让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如今,古窑里的每个传承人,都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古窑里的每次复烧,都是一次由“火”

       到“活”的重生。但景德镇瓷器要真正“活”起来,光有“古窑”还不够。

      庆幸地是,近年来,为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了“启动陶瓷口述史”等民生工程,通过收集老陶瓷企业历史见证人和技艺传承人的音像和实物资料,以打造一个百年陶瓷工业文化展示空间和“活着的博物馆”。

      就像球迷去巴西看世界杯不会只看足球比赛一样,游客到景德镇来旅游也不会满足于只在古窑看复烧。民间的才是大众的。这就要求更多的景德镇人像古窑一样,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不该被遗忘。只有这样,景德镇这座千年古城的传统文脉才能真正复活,重拾“瓷都”的魅力光芒,活向世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