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间的谭宅迎来百年最大规模修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天一早工人就开始忙活了。路过的市民很好奇,修缮后的谭宅会是什么样子。记者 陈炜 摄

 

  古色古香的骑马墙上搭起了脚手架,工人们逐一换下被时光侵蚀的砖瓦……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市区酱园弄的谭宅时,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宅正在进行着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待修缮结束,这座清道光年间处州府城首屈一指的豪宅将以新面貌重现于市民眼前。

 

  旧时,处州府城流传这样一句话:“谭家的屋,潘家的谷。”说的是府城里酱园弄的谭家,宅大,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豪宅;东狱宫前的潘家,田多,收的租谷最多。故老相传的“老话”中,谭宅的气派可见一斑。

 

  谭宅位于市区大众路酱园弄,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宅院构成。谭宅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营造法式规范、严谨,工艺精美,气势恢宏,为昔日处州府城首屈一指的建筑。

 

  谭宅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平面纵长方形,分门厅、前厅、后厅三进,左右均有厢房。小谭宅建于清中后期,建筑布局合理,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谭宅和小谭宅总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00平方米,是丽水城区现存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木构建筑,2005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谭宅虽美,但毕竟老了。记者了解到,谭宅里住户众多,产权除了少部分属于房管局外,大部分属于住户个人私有。产权私有和文物保护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住户希望改善居住环境,按照自己的要求对房屋进行改造,而这正是文物保护最忌讳的事。昨天,记者在谭宅现场看到,门厅的梁架和牛腿上都有精美的花饰,但是梁架现在成了居民布排电线的依托,几排白色的电线被钉子牢牢固定在木梁上,十分扎眼。一些牛腿、梁架还被油烟熏得很黑。

 

  丽水市文物保护所所长吴志标告诉记者,根据谭宅抢救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他们于2010年就着手编制维修设计方案,一遍又一遍地与谭宅的住户进行沟通,让他们充分理解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和原则,也得到了住户的支持。现在住户都已外迁,给谭宅的修缮腾出了空间。

 

  据了解,谭宅的维修工程是2014年度丽水市政府“市区十方面实事”之一,此次工程主要以现状整修为主,对谭宅屋面、木构架、地面、电线线路等进行整体修缮,总投资600余万元,是丽水市本级文保单位历年以来修缮额最大的工程,预计明年2月底前竣工。

 

  旧时,处州府城流传这样一句话:“谭家的屋,潘家的谷。”说的是府城里酱园弄的谭家,宅大,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豪宅。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