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明朝开国功臣康茂才有了“归宿”

      前不久,重庆市巫山县大溪乡市级保护文物“皇明康茂才进兵处”石碑安置在新建的文化广场西头里边“大溪文化长廊”东端,固若金汤。这是明朝开国功臣康茂才的最佳归宿,永世流芳,大溪文化长廊成为旅游靓景。

      明朝开国功臣

      明史记载:“康茂才,湖北蕲春县人,通经史大义,曾任水军元帅,破陈友诚,征定西,汉中立功,葬大溪卢竹坡,追封蕲国公。”明史还载:“康茂才,明朝开国功臣。”

      光绪十九年《巫山县志》卷三十“古迹志”载:“明康茂才墓,在县西南九十里。官至大将军。洪武初,领兵征明升,被流矢中伤,卒,葬于金沙滩,即今之大溪口也。碑石现存。”据悉,这里还有一座“康公庙”,后废。说明当地人民对康茂才将军的敬崇。

      “天下第一雄”的夔峡东口左岸堰子崖康碑,是一块呈青黛色数吨重的巨石,高2米、宽1.55米、厚0.6米,正中雕刻有“皇明康茂才进兵处”八个楷书大字,字径20×30厘米;碑右沿刻有“大溪口”3个字。此碑石系千万年前形成的巨石,坚硬如铁,石上有许多古生物化石,是“功德碑”的最佳材料。

      各级重视保护

      对康茂才碑,各级党政和文化部门都高度重视,作为重点文物珍宝加以保护。

      位于夔峡东口堰子崖的康茂才碑处于三峡库水175米以下,2003年库区二期蓄水将沉入“湖海大泽。”巫山县文化部门和大溪乡采取果断保护措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康碑从长江左岸搬迁至右岸新建的大溪场镇西头临时文物保护院内,并筑围墙加门锁上保护。

      县、乡政府和文化部门,将康茂才碑申报为市级保护文物,获得批准,发红头文件加以保护。

      在县政府和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大溪乡党委、政府和乡文化站启动“十个一”文化工程建设,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在移民迁建大溪场镇东头建大溪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建成了异常漂亮的文化长廊,将闻名中外的新石器时代大溪遗址神奇的文化以图片的形式首次展示在文化长廊,特别将康茂才石碑保留在长廊。

      巫山县旅游局作出《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及错开峡旅游综合开发》的规划,要求“深度挖掘大溪文化遗址”发展大溪旅游。大溪文化长廊,将皇明康茂才碑搬迁至文化长廊保护,为大溪文化旅游增光添彩,让四方游客和市民了解大溪灿烂的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