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古城墙上多了两层石块,为啥要“穿衣戴帽”?

  拆掉违法搭建,砍掉杂乱的树木后,新昌古城墙的原貌开始显山露水。但细心的新昌人会发现,工人又在原来的古城墙上砌了两层石块,这些石块与原来的城墙石块颜色对比有些醒目,有人戏言此举是给城墙“穿衣戴帽”,并担心此举可能会破坏这一省级文保单位。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新昌县环城东路的古城墙探访。与两个多月前相比,这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据文史资料记载,新昌古城墙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城周长1374.9丈,高1.1丈,宽2.4丈,十分坚固壮观,在抗击倭寇、防洪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之后,随着新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古城墙已经被拆除,目前仅剩环城东路720米的古城墙。2011年2月,这段古城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就在两个月前,这段古城墙上到处可见违法搭建,附近居民还种上了各种蔬菜,还有长到碗口粗细的树木从城墙的石块缝隙中突兀地长出来,城墙几近荒废,这处文保单位呈现出一副杂乱无章的景象。

  事实上,古城墙上违法搭建现象已持续了好几年,且屡禁不止。正因为如此,每年的新昌县两会上,总会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保护古城墙的议案或提案,呼吁进行环境整治,恢复古城墙的面貌。

  今年3月13日,新昌县开始“动真格”。当天下午,根据新昌县政府统一部署,该县南明街道会同城管、建设、公安等部门开展东坝墩古城墙联合执法行动,对城墙上随意搭建、种植蔬菜、乱堆乱放杂物等乱象进行了集中治理。

  经过两个月的整治,古城墙终于脱胎换骨。

  但随后有细心的路人发现,整齐壮观的古城墙上,工人还在往上砌石块,与城墙的黑石相比,这些泛白的石块有些醒目,显得不太协调。有人发问,这样的整治会不会矫枉过正、破坏了原貌?

  “城墙上面铺设的是石块和三合土。”新昌县文管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加盖这些东西,相当于在城墙上加了“保护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墙。

  这名工作人员还解释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巩固整治成果。原来,早在2009年,新昌县就曾对古城墙进行过联合整治,整治后还在古城墙上铺设了石板和草坪。但很快,附近就有居民除去草坪,开垦出了“自留菜地”。此后几年,类似的人为侵占行为在古城墙上随处可见,乱象死灰复燃。

  有了前车之鉴,在今年的整治方案中,新昌有关部门决定在古城墙上再铺设石块、三合土,“这样的搭配还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石块和三合土上无法再种植蔬菜,附近居民自然就会放弃开垦。”新昌县文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整治后,古城墙将成为公共场所,市民们可以上去散步、赏景。”工作人员表示,上个世纪70年代,古城墙就是附近居民饭后散步的场所,这次整治完成后,有望恢复当年的风貌,将给新昌人增添一处休闲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