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全国编码的民国建筑被掀屋顶

民国建筑大板巷75号现状。-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民国建筑大板巷75号现状。

南捕厅地区到处是被拆景象。-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捕厅地区到处是被拆景象。

      “南捕厅大板巷残存下的保护建筑正在搭上脚手架,工人说要拆掉重建。保留下的建筑则要全部拆除重建。”“‘小规模渐进式修缮’就是在这样一片瓦砾中落实的吗?”昨天,南京学者姚远的两则微博在网上“发酵”,并引来众多古城保护热心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大板巷75号 两层的民国建筑房顶不见了


      22日,阳光明媚,热衷于南京历史文化保护的南京大学学者姚远、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的内心却笼罩在一片灰霾中。原来,前不久,薛冰听当地居民反映,老城南的南捕厅又开始拆了。

 

      22日,他特地喊了姚远,带上摄像机一起重走南捕厅历史街区。

 

      眼前的一幕让他俩震惊,南捕厅街区内,大板巷一带被拆得一片废墟,破败的瓦砾杂陈于幸存的古民居之间。一地被拆下来的木梁,老街巷依稀可辨的南捕厅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大板巷75号,这栋两层的民国老建筑,竟然搭起了脚手架,房顶已经被拆得光秃秃的不见了。“这处民国建筑很经典,二楼红色的木栏杆朴素但‘民国味’很浓。”姚远说,很多媒体都曾发过一位老奶奶在这栋老建筑二楼倚栏杆远眺的照片。

 

      22日晚,姚远将在南捕厅的所见所闻发布了两条微博,并@南京文化发布(南京市文广新局的官方微博),请该局依法调查处理并履行保护职责。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