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光:非遗品牌化运作模式不可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非遗是活态的,活态非遗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日常性,谈到怎么去活化非遗,怎么去保护它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言》,并于2000年开始实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在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由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启。从加入保护公约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非遗的传承保护和活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近日,中国文物网就非遗传承保护、非遗项目的活化和国际化等问题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

     

      中国文物网如何在传承保护的同时又合理地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非遗是活态的,活态非遗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日常性,谈到怎么去活化非遗,怎么去保护它,我觉得首先应该从社会学的角度和层面来考虑。非遗是真正在老百姓生活当中存在的东西,所以应从生活的角度来考虑非遗传承保护与活化的问题。

 

      其次,有些非遗项目可能是濒危了,但不是所有的非物质遗产都濒危了。目前业界更多的是用非物质文化传统来描述一般的非物质遗产这一日常化的东西,所以那些濒危的要消亡的东西就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待日常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对象,我觉得首先需要的是尊重它的日常性。既然尊重它,就应该对这样的文化进行推介,还应在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认同与认知上,做大量的工作。当下年轻的一代对传统文化不了解,离乡背井之后就与当地文化产生了隔膜。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非物质文化传统是成了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问题,还涉及经济学问题,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来探讨这个问题。无论如何,首先应尊重这样一种文化,保护非遗文化的活态性,保有非遗文化的日常性,以及尊重区域性的老百姓的文化信仰,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中国文物网目前业界有人提出应打造非遗品牌,非遗品牌的塑造有助于非遗项目的活化。您认为非遗项目应不应该“品牌化”?

 

      乔晓光:真正的文化传统不是打造出来的,“品牌化”概念本身即包含过多的人为制造因素,所以非遗项目不宜品牌化。在这里许多人混淆了非遗传承保护与借鉴非遗资源进行的文化物品的再创造,这是两个领域的事情。像非遗项目中的传统节日就不能品牌化。如果那样,许多节日的东西就不真实了。非遗来自生活,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日常化。非遗就是再经典,也与普通的生活密不可分,对于非遗来说不存在经典化,而应是日常化。而对于日常化的非遗来说,品牌化的运作模式是不可取的。

 

      中国文物网就目前国内非遗项目发展的情况,如果中国非遗想在国际上扩大影响力,应如何做呢?

 

      乔晓光:中国正处于一个大的农耕文化转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这样一个社会文明形态,目前社会还处于转型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一方面是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一方面是农村的快速消失。

 

      对于非遗项目的宣传与推介,首先,在国内,应该在社会公共空间中来宣传中国的非遗项目,把非遗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非遗值得尊重的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在传媒和公共领域当中加以宣传,唤起全社会对非遗的认同。以往现实生活中的非遗传统,是在民众敬畏并认同的生存心理中传承的。

 

      其次,国际上对非遗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今,有很多渠道可以传播文化。虽然目前社会比较开放,但还应更加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来研究中国的活态文明。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若进行国际化的推广,让世界了解它,必须从一个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它,这样的非遗宣传与推介才能真正体现非遗的文化价值。

 

      专家介绍

 

      乔晓光,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教学。从事油画、现代水墨、现代剪纸多媒材艺术创作及教学。20年来长期考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关注民族民俗文化和民间社区文化传承现状。2002年5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创建国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持中国民间剪纸教科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教育传承项目,在国内外多次举办画展并获奖。2006年获“民间守望者”提名奖、同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责任编辑:八宝钿 (本文为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