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保单位公开招租民办博物馆

10月25日是温州杨宅向社会公开招租办馆的申请截止日,11名民间藏家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办馆申请。半个月来,一则“杨宅公开招租民办博物馆”的消息在温州收藏界掀起不小的波澜。文保单位、公开招租、免费使用——这让有着办博物馆梦想的藏家们惊喜万分。

本月11日,温州市文广新局在媒体上刊登“招租令”,将市文保单位杨宅向社会公开招租,开办具有温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博物馆。公告称,“承租人可免费使用场地,租期5年,并可视情况续签”。

杨宅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浦桥河畔,为清末航运商人所建,建筑面积737平方米。2005年,该建筑被认定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由于杨宅所在的广化路面临道路改造,温州相关部门耗资800万元对杨宅做了整体迁移保护。杨宅也因为“浙江古宅第一移”,在温州享有较高知名度。

温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吴东告诉记者,此次将杨宅公开招租,只设了两个条件:一是申办的民办博物馆必须是专题馆,藏品不宜过杂,且展陈面积不得少于建筑面积的80%;二是展馆今后须向社会免费开放,保持非营利性。而在以前,在文保单位的管理和经营上,政府习惯于大包大揽,不少文保单位做成名人故居或博物馆对外开放,政府往往投入不少,然而收效却不理想,一些名人故居或博物馆甚至门可罗雀。正是基于此,温州决定创新文保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公开在民间遴选合适的办馆方。

记者翻阅了申请材料,一份份办馆自荐表显示出温州民间藏家的办馆热情。办馆意向中,既有具备浓郁本土特色的瓯文化馆、温州古船文化馆、温州名人刘景晨纪念馆等,也有个人收藏风格鲜明的陶瓷、木雕、酒文化博物馆等。申请开办木雕文化馆的王蓓说:“一直以来,我都渴望能办个博物馆,但确实拿不出资金租用大面积的展馆。这次机会实在难得。”长期专注于瓯文化收藏及研究的潘国森告诉记者,他希望将杨宅办成一个“瓯文化博物馆”,将瓯文化发扬光大。

下一步,温州市文广新局将组织专家对申请者的藏品进行评估和鉴定,根据藏品质量和是否具有地方特色等标准进行打分,最终确定办馆者。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