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毁坏的中国文物和古建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宝塔根与大报恩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发生于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长达14年之久,反清烽火遍及全国,声震中外。毋庸讳言,太平天国运动致使江南的文物和名胜古迹遭受到空前的浩劫。

由于太平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江南,因此对江南的影响尤甚。据史料记载,太平军所到之处,文物、文献大多难逃灭顶之灾,“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尽用火烧,烧之不尽用水浇。”

在进军湖南期间“遇庙则烧”,1853年占领湖北省会武昌后,“遇寺观辄火之,目为妖庙”“书卷抛掷满地,沟渠秽坑,无处不有”。汉阳叶名琛家有三代藏书,“犹多珍品,……粤寇踞汉市,亦狼藉无余。……当时长巷阔空中,雨余用以填泥泞者,名书画、旧本书塞途”。

在定都之后直到进军苏南的七年内,太平天国以南京为中心,对文物的破坏活动愈演愈烈,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占领南京后,太平军以神庙为“妖庙”,毁庙渎神。

这场政治动乱,毁掉了南京大量的文化瑰宝。1856年太平天国内讧,发生天京事变,北王韦昌辉惧怕翼王石达开利用琉璃塔这个高32。9丈的制高点,观测修正火炮弹着点,下令毁掉大报恩寺和琉璃塔,空余下让南京人痛惜了一百多年的老地名——宝塔根。

在南京被太平天国运动毁坏的文物古建不止大报恩寺和琉璃塔,还有明故宫。

太平军进入南京后,就广为宣扬两句话:“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两期工程所用的砖石木料都是从南京明故宫、庙宇等古建筑中拆取搬用。太平天国战争后,明故宫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