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墙修复后被指光秃秃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开封城墙在修复过程中内侧护坡植被被破坏,城墙穿上了个“硬壳子”。修复后的城墙就像“白条鸡”,既不美观也不实用。到底城墙修复过程中将植被清除,对城墙是保护还是破坏呢?
【市民】 光秃秃的不如旧城墙美观
在迎宾门城墙段,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市民,多数人都对往日城墙的绿色护坡表示怀念。一位市民说:“以前城墙内侧护坡是土质的,绿树成荫,有花有草。现在罩上了一层硬壳,植被都没有了,光秃秃的真不如修复前的城墙美观。”
如今,郁郁葱葱的护坡在开封市东北角的城墙还能见到。城墙护坡上面长着高大的白杨树和刺槐树,还有一些低矮的灌木。青草茵茵,夹杂着不知名的小花,景色确实更加秀丽美观。
【释疑1】 为啥给城墙穿“硬壳子”?
带着和市民相同的疑问,记者来到了开封市城墙管理所。城墙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封市的城墙修缮保护工程一直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不改变任何有历史意义的遗存。修缮完全采用传统的分层夯筑工艺手法对老墙体进行修复,使维修后的墙体从结构到外观与原城墙吻合协调。
这位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市民说的‘硬壳子’,其实是为保持夯土坡的水土,施工方在夯土坡外罩上一层石灰和黏土掺成的拌和物。这样可以很好地抵御雨水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释疑2】 为啥清理掉护坡植被?
对于城墙护坡植被的清理,工作人员也给出了解释。最早开封城墙上及里外两侧不许种植树木。随着热兵器的发展应用,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丧失,加之自然与人为因素,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破坏性地在城墙内部修建人防工事造成城墙破损、荒废严重,城墙上长满了野生植被并有附近居民在城墙上进行耕种,严重影响了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开封城墙由外侧砖体、内侧土筑两部分组成,即“外砖内土城”,其内侧土体非常适合植被根系的生长,城墙上高大植被的根系深入墙体内部,是城墙墙体不断开裂坍塌形成危墙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城墙文物古迹的安全。
在工作人员提供的一张新中国成立前的开封城墙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的城墙护坡上几乎是没有植被覆盖的。
【延伸】 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
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屡经战火与水患,现存的开封城墙,仍保持着元、明时代的建筑风格与规模。开封城墙维修保护工作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以恢复城墙历史风貌。
文物部门表示,在城墙修缮保护中,城墙上及周边危及城墙安全又影响修缮的植被需予以清除,但会对既不影响城墙安全保护又不影响其生长的树木予以保留,并在城墙修复后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城墙周边绿化工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