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遗址,那些不可忽视的文化载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虽然以此作为城市最鲜明的标志情非得已,但地震两个字,却是最能代表唐山的文化符号。因未亲历,外地人说起“唐山大地震”几个字时未免干瘪而抽象;虽然一部《唐山大地震》的影片让人看到了一座有血有肉的城市,但一个家庭的亲情纠葛,根本没可能包容下当年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那么,唐山的地震文化又该以何为载体呢?

一位曾去过汶川地震遗址的承德人对记者说:被地震摇碎的瓦砾以最真实的面貌呆在那儿,看一眼,胜过任何文字和影像。

虽然唐山有了地震博物馆和地震遗址公园,但最能直观重现那场灾难的,仍莫过于地震遗址。对于原址重建的唐山来说,像汶川那样原址大面积保留地震遗址实属奢望,可那些在唐山重建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址今又何在呢?

“非知名”地震遗址踪迹难寻

对地震遗址的寻找,首站就险些陷入“僵局”。

许多老人对“老十中地震遗址”印象深刻,那里错位的马路和地下管道是地震的亲历和见证者。

寻找“老十中地震遗址”之前,记者跟“老唐山”数次核实了具体位置:南新道与复兴路交叉口,南行两三百米路西的一个胡同里。本以为如此精确的指向会让我们直达目的地,但结果却让记者乱了阵脚。复兴路西侧胡同众多不提,单是问到的那些老人一再摇头称不知,就让记者心里一片茫然。

最终,我们制定了最笨战术:见胡同就进、见人就问。在经历了数次失望后,记者终于在一家机械制造公司门前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门卫大爷说:“这个院就在原来老十中的范围里,但公司肯定不让进了,你们可以绕到后身去看看,那里也属于老十中。”

然而,公司后身的大院里,只有荒草中的各类大型机械设备。一位在院里打工的阿姨说,“这里就是老十中,但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正当记者以为要无功而返时,那位阿姨告诉我们,院外就是地震监测站。几经辗转,我们的车终于在穿过了数个胡同之后找到了地震台的牌子。在另一块牌子上,“唐山大地震遗址”几个字竟然让记者激动不已:终于找到了。

地震台院内,被栅栏保护着的遗址是完全向公众开放的。但回想寻找的过程,记者不禁感叹:这么多本地人都不知情、找不着,要是外地人想来看一眼那得多难哪!

心怀复杂的情绪,记者赶往下一处地震遗址:吉祥路错位树行。

复兴路与吉祥路交叉口西行约200米处,地震前路边曾经生长着一排树木。原本,这些树木排成一排,非常整齐,但在1976年的地震中,整齐地树行错了位,其中几棵不但移出了队列,而且一偏就是一米多远,那是地震时地壳呈波浪形运动的威力。震后,错位的三棵树旁曾立了一块铁皮告示牌,说明了该处系经国务院批准的重要地震遗迹。树也被铁栅栏围了起来,供人们参观、研究。

然而,记者经多方打问找到的现场,却只是一个垃圾收集池。狭窄的道路两旁已然没有了树木的存在,栅栏和告示牌更是不知所踪。附近居民说,铁栅栏早被人拿走了,后来树也烂得只剩下根了。现在,三棵树痕迹全无,只能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知名地震遗址数量不多现状各异

目前,唐山最知名的地震遗址共有三处。

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是国家地震局确定、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的地震遗迹之一。从这处遗址可以看到,图书馆在地震波的冲击下发生了错综的倒塌。37年来,这处遗址因在学府深处而被完好地保存着,是唐山目前最尽如人意的一处地震遗迹。

位于地震遗址公园中的南厂遗址是目前唐山规模最大的一处遗址。经过了37年的风吹雨淋,杂草中的残留墙体和残断的水泥柱依然倔强地挺立着,见证着整座城市的艰难崛起和快速发展。遗址一侧,“唐山大地震遗址”的石碑沉静肃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河北省人民政府立,碑上每一行内容,都昭示着这场灾难在全国的影响力。只不过,与1976年相隔了整整30年才立的这块碑,多少让唐山人感到了缺憾。

今年7月28日,一位到遗址缅怀工友的南厂老工人说,“这里原是我们的铸钢车间,当时车间工人三班倒,不少夜班工友都被砸在了里面”。地震过后,这块遗址虽然没动,但却并没有进行特别保护。“铸钢车间的废墟里有好多铁球之类的东西,前些年还看见有人开着三码子到那里挖。后来,是赵勇书记提出要保护这个遗址,整个铸钢车间才被围了起来”。

如今,围档之中的南厂遗址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在这里,它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向人们讲述1976年发生的那些事。

老唐陶办公楼是震中未倒、如今仍在使用中的一处地震遗址。几年前,这处建筑被划入一家地产公司的开发范围内,作为办公场所使用。记者在二楼找到了“唐陶办公室”,里面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是“借用”地产公司的地方在办公。

办公楼的北侧,一块石碑确定了整座楼“地震遗址”的身份。记者看到石碑一侧的整面墙被金属网所覆盖,询问唐陶办公室的人是不是在保护墙体,但办公室一位女士说,“这可能是人家的一种装修风格吧”。

现有地震遗址应该得到充分保护

“我去过汶川地震遗址,原址、原景,让人能很直观地看到那场震灾的惨烈。那片遗址出现在视野里时,我们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相信任何文字或影像都不会给我带来这种感受。”曾在四川就读的王唯葭回忆起那次参观时仍然心绪难平。

如今,王唯葭就职于唐山,虽然对唐山大地震早有耳闻,但已经工作了一年的她知道的还只是“抗震纪念碑”。“不知道是不是宣传不够的原因,唐山的地震遗址都在哪儿我不知道,好多地方似乎也不太好找。”

7月28日,记者在地震遗址公园看到了摄影爱好者许海泉,他说,他们的爱好者团体要在7.28这个特殊的日子拍一组专题图片。当记者询问去了哪些地方时,他说只选择了抗震纪念碑广场和地震遗址公园两处。“唐山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不是太多,听说民间还留有一些遗址,也有人呼吁保护它们,但在没有‘正名’之前,这些地方会很难找。如果不尽快加以保护,相信会和吉祥路三棵树一样很快消失。”

同样到遗址公园缅怀亲人的刘先生今年64岁,他对记者说,“当时唐山是震后原址重建,所以不可能像汶川那样大面积保留遗址。而且,年代不同,意识自然不同。可既然那时候错过了,现在就要尽最大努力弥补。比如体育馆那个有个圆球的小楼,当时修了一半就赶上地震了,也是遗迹之一,应该加以保护”。

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曾任原唐山第一瓷厂书记的葛士林老先生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地震废墟被快速清理,仅留下很少的地震遗址。这些地震遗址无疑应当成为这个城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标记,可唐山的实际情况却是任由这些为数不多的历史遗迹被破坏,被湮没。有的虽然尚存,但是却缺乏最基本的保护与管理,这其实是一种对自身历史文化的无视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犯罪。”

无可否认,地震文化是唐山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让中国和世界认识和了解唐山,需要有承载这一文化的载体。而唐山自身历史的延续,也需要有实物呈现。为已经消失的遗址扼腕叹息毫无意义,保护好现有的遗迹才是我们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