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与施工方展开“较量”

拆还是不拆?黑龙江省博物馆和施工方展开了“较量”。日前,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上的华侨饭店进行整体性拆除。在拆迁过程中,一墙之隔的黑龙江省博物馆着急了,两家共用多年的一堵51米长的百年老墙及红军街、满洲里街上4个门垛都在拆迁范围内。

5月底,得知这堵老墙和4个门垛在华侨饭店拆迁范围内,黑龙江省博物馆召开紧急会议,同时制作了“国家一级保护建筑”牌,挂于老墙和4个门垛。然而在与拆迁施工方沟通的过程中,省博物馆却吃了闭门羹,挂的牌子也不起作用。

据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庞学臣介绍,该馆主楼建于1908年,最初是莫斯科商场,是中东铁路早期在哈尔滨建造的最具特色建筑之一。2006年该馆建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华侨饭店始建于1956年,与黑龙江省博物馆是“背靠背”单位,中间有一堵51米长的红砖老墙相隔,两侧各有建筑,4个门垛镶嵌在墙体内。

“这堵老墙和门垛,都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真要拆了,可就失去了它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庞学臣说。

5月31日,黑龙江省文化厅紧急下发督办文件,责成哈尔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对这堵老墙的归属介入调查。6月1日,哈尔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文物执法科科长刘波等赶到现场勘察。

“勘察后我们和施工方达成口头协议,暂停对老墙和门垛周边建筑的拆除。”刘波说,但施工方要求拿出证据,证明老墙和门垛是原莫斯科商场主体建筑。

6月5日,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聘请权威专家论证老墙和门垛的“身世”。6月7日,5名文物保护专家和2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到现场鉴定,鉴定结果认为,“该博物馆邻近华侨饭店一侧的51米长的老墙以及红军街、满洲里街上4个门垛为原哈尔滨莫斯科商场主体建筑,同为1908年建成,作为旧址文物本体,不可分割,应归属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文化厅、省博物馆、哈尔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南岗区房屋征收办公室6月17日联合召开第二次协调会议,各方同意专家组意见,重新绘制拆迁图纸。至此,老墙和门垛的命运尘埃落定。

近日,华侨饭店拆除工作全部结束,这堵51米长的百年老墙和4个门垛被完整保留下来。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